看著窗外,樹木在雨中盡情的沖刷身上的塵土,或許只有雨水才能撫慰它往日的蒙塵,大地盡情的吮吸著上天的恩賜,或許只有雨水才能填平它心中的溝壑。雨水從房檐順流而下,路上的積水越來越多,這座城市似乎已無法擱置這些多余的雨水,只好放任自流。
結果它們真的就放縱了自己,肆無忌憚的流向公路,致使行駛的汽車拋錨、沖毀河堤致使家園被淹,此時看見人們驚慌的身影,他們在災難面前茫然失措,只好依偎在“制高點”上等待著救援。房屋阻擋了洪水的流速,水頭再次升高,渾濁的洪水卷著莊稼、樹木、淹死的牛羊,樹木只露出了樹梢。
難道“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過雨荷花滿院香”,只出現在文人墨客的面前嗎?費思量,如果降雨量適可而止,還會河水暴漲、河堤決口,淹沒家園嗎?還會上演著“汪洋中的一條船”?難道上天因為地球由靜音調成了振動,而變的多愁善感,時不時的潸然淚下?難以想象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會變成這樣。佛云“有因必有果”。人們肆意地踐踏、破壞,甚至把工業、農業、生活污染等不經過處理,隨意排放、堆放,導致環境破壞,生態失去了平衡。人與自然不和諧相處,最終一幕幕慘不忍睹的災難降臨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緊抓源頭,堅持可持續發展,結果還會是這樣嗎?無疑,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從環境保護的源頭抓起,嚴禁隨意破壞、過度開采大自然,積極倡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在筆者的工作周圍,就不難看到愛護環境的人和事,小到日常生活、大到施工生產,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集包項目部始終堅持“質量、安全、環?!饼R頭并進,從不因生產成本而忽視一切,落實到珍愛每一滴水、呵護每一寸土地。
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加強環保意識,落實到每滴水、每度電、每張紙……(劉平偉)
上一條:隨筆:交結良友益處多
下一條:隨筆:在內蒙古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