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皮卡汽車在黃驊港到黃驊南的高速路上飛馳而過,也不知道是第幾次了,這輛皮卡車踏上了去黃萬線搶修機車的征程。
車里,司機正是朔黃分處檢修車間機械工長劉子賓,凝重的神情,注視著前方,空調冷風下,他額頭上焦急出了汗水,順著臉頰滴落在衣擺,濺起一絲絲的水花。嫻熟的駕駛技術,120邁,隨著速度慢慢減下來,也漸漸看到了黃驊南站區,他們這是與時間在賽跑,下車后,火速展開維修,消除故障隱患。
機車搶修,在不影響機車運行的前提下處理好故障,這對于檢修作業者來說那是普通事,無論你在干什么,都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理故障,而劉子賓,更是將這一點做到淋漓盡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檢修員工的職責和素養??梢詼蚀_的講,一年中除了探親那幾天,劉工長幾乎是全天二十四小時待命,隨時候命出發黃驊南和東大沽,處理內燃機車故障。自黃萬線開通以來,劉工長就扛起了搶修的先鋒大旗,沖鋒在第一線,多少個日日夜夜穿梭在柴油機室,揮舞扳手,解決了疑難雜癥。
記得有一次,夜襲東大沽,東風 8B5119機車,司機報活十二缸不工作了。到達現場后,面對剛剛停機,六十多度的柴油機室,在劉工長的帶領下,第一個沖了上去,對十二缸展開徹底檢查,發現了故障點所在:挺桿下體開裂,導致挺桿下沉,橫臂從氣門脫了出來,失去了作用,造成進氣門無法打開,氣缸無法投入工作。發現原因之后,劉工馬上進行組織人手更換挺桿下體,汗水一遍遍浸濕了衣服,依舊在爭分奪秒進行更換。在后來的總結分析中,如果當時沒有及時趕到進行更換挺桿下體的話,就會將氣門掉落,將氣缸蓋和活塞壓壞,造成不堪的后果。
八零后的劉工長,比車間內的其他同事年長幾歲,大家都叫他一聲“老劉”,總覺得這樣叫比較親切,有這么一位和藹可親的兄長在,檢修機車的時候也有了更大的精神頭。
無論是電力機車還是內燃機車,輔小修的時候都必須有一絲不茍的鉆研精神。2009年他從鋪軌架橋項目部轉來到分處的,主要從事電氣焊作業,跟機車沒有任何的接觸,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他就是靠著鉆研精神,一開始對機車進行全面認識,了解機車電器,制動,機械三大工種,從簡單的零部件名稱認識,到具體部件的作用原理透析,不懂了就去請教專業的師傅,經過多年的努力鉆研,劉工長除了電氣焊技術有所提高之外,對機車的了解也是上了一個大臺階。黃驊港檢修中心成立時,他拒絕了中心給予的綜合組工長,毅然決然的要去到機械組從事走行部的檢修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機械組的業務知識他鉆研求教,多動手,反復多次的去摸索,把機械組的業務全部拿下,在評選中獲得機械組工長職位。
黃萬線的運營,劉工長便是內燃DF8B機車檢修的先驅,黃驊南、東大沽的搶修已是數不勝數。劉工長帶領著柴油機組的同事們,上車就是一個上午,中午吃飯都要別人多次去催,有一種不干好就不下火線的精神,夏季的衣服經常是被汗水浸濕,冬季身上臉上的油污構成了一幅幅不一樣的畫面。就這樣,他的臉上常常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把朔黃分處當做自己的家,用心用愛,默默的付出。
時間的腳步仍在繼續前行,機車檢修的也在不斷完善,劉工長就是這樣一個人,哪里需要去哪里,一直為鐵路運輸安全運行保駕護航,去完成屬于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