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鋪軌車緩緩的向前鋪軌作業,廣清鋪軌儀式終于圓滿落幕了,十余天的努力,今天終于畫上完美的句號。十幾天前的中午,結束培訓課程尚在午睡的我被電話鈴聲叫醒,然后便得知了派我去廣州為廣清鋪軌儀式撰寫稿件的消息。最先的感覺是一種夢幻,是不是我沒睡醒還在做夢?這種事怎么會落在我這一個還在培訓的學員身上?之后便是慌張,這么遠!讓我去干嘛?我該怎么辦?最后卻是興奮占據了主導,隱約中我感覺這次旅行將會讓我學到許多課堂上了解不了的知識,而事實的確如此。
但凡文章稿件總是離不開“寫”“改”二字的,而我此次的工作便是從這里開始。
寫,這是我此次的主要任務。得知此事,我的腦中最先想到的不是“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而是“難寫”。都說文學來源于生活,因為脫離了實際的文字作品,宛如空中樓閣,雖華麗不凡,但卻高不可攀,讓人無形中會產生了一種距離感,親切不起來。對于施工現場的報告來說,真實性便是它靈魂,而在來廣州之前,對于鐵路施工這一塊我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如何動筆便成了我的第一個問題?!暗理摹笔俏覍W到的第一個專業名次,原以為是鐵軌上的什么配件,之后搜索了一下才明白道砟是用來鋪公路或鐵路路基的粗砂礫或碎石。在此要感謝那些為我答疑的領導和同事們,多虧了他們的耐心我才能弄懂這些問題。
但是光從字面上了解這些專業名詞還是不夠的,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倒不是說領導和同事們給我的解答是錯誤的,而是這類事物總是要親眼去看一看,用手摸摸,用腳踩一踩才能完全了解的,畢竟實踐是檢真理的唯一標準。最后,結合著自己學到的和同事們提供的相關材料,我終于可以寫出點東西來了,這讓我很是開心,萬事開頭難,既然動筆了,那么接下來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
改,這是我的第二個任務。事物是不斷前進和發展的,但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曲折中不斷完善改進的。想寫好一篇貼近主題、內容完整的稿件出來,光是了解是不夠的,還需要大量的修改,以及隨著活動實際情況的變更,而不斷的去改進的。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關于鋪軌里程數據的更改,最先在網上搜到的鋪軌里程是38.36公里,然后在項目部得到的數據是38.157公里,最后從設計院那里拿到的數據是38.123公里,這些數據在數字上差別不大,但在一個施工項目上是萬萬不能弄錯的,因此光這一項便前前后后修改確認了三遍,最后才確定了下來。
其次,想修改好文章,光靠自己的苦思冥想、閉門造車是不行的,還要多聽取他人的意見,有些錯誤是自己感覺不到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便是這個道理。我很幸運,即使工作很忙,但領導們都很耐心的和我逐字逐句的確認稿件內容并給我提出修改意見,也很感謝師傅、師兄們百忙之中幫我修改稿件。做一件事,想做到完美很難,但是卻不能因噎廢食馬虎過去,我們雖然不能做到完美但是我們可以做到極致,讓它無限的趨近于完美,這樣才算做好了一件事,寫文章亦是如此。
原本,打算寫一段文字,再配上一張活動現場的照片,發一條朋友圈來給這次廣州之行劃上句號,但在編輯過程中發現想要表達的僅僅靠朋友圈上的幾句話是概括不出來的,未曾想一寫就是這么多。最后再次感謝公司給了我這次鍛煉的機會,以及在這次活動中幫助過我的領導和同事們。
上一條:背起行囊,家在何方?
下一條:忙碌的老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