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呂鐵路主線先導段建成!”3月28日,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經過四個多月的艱苦奮戰,由中鐵四局八分公司承建的江蘇南通洋(口港)呂(四港區)鐵路Ⅰ標主線先導段如期實現建成目標,標志著素有“鋪架先鋒”美譽的八分公司又一次與時間賽跑,取得了洋呂鐵路建設的決定性勝利。
作為江蘇省第一條百億級地方鐵路、通州灣新出??诩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洋呂鐵路宛如鋼鐵游龍,一路向南,把沿海的洋口港區、通州灣港區、東灶港區和呂四港區串聯起來,打通了鐵路進港“最后一公里”,構成了通州灣江鐵海聯運的南北大動脈。
自2022年11月17日接到業主下達工期提前半年的“3·28”建成目標以來,八分公司參建員工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洋呂速度”:在不到四個月的有效工期內,T梁制運架、軌道鋪設、橋面系附屬工程及聲屏障全部完工。600余名建設者晝夜拼搶,全力以赴,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用高效快干向南通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劈荊斬棘 走好開局第一步
洋呂鐵路全長約85.122公里,全線共新設7個站。八分公司承擔Ⅰ標段制運架T梁563孔、鋪軌41公里、橋面系施工8公里、聲屏障施工28980平方米等施工任務。其中,負責預制梁的啟東制梁場位于呂四港鎮境內,是擎起洋呂鐵路這條巨龍“脊梁”的重要支撐,也是開啟洋呂鐵路建設的第一“戰”。
“預制梁場的生產能力和存梁能力直接影響施工進度,關系到整個工程的成敗。自進場以來,我們一直把梁場的建設作為主要技術難題來攻克。”洋呂鐵路Ⅰ標段項目經理楊浩介紹說。
作為八分公司實施“制運架”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首個鐵路制梁場,啟東制梁場從選址、建設、設備采購,到真正投入生產,每一步都面臨挑戰。2021年5月到8月,公司領導多次到現場考察梁場選址、指導場建工作。由公司各業務部門組成的工作組也及時到項目部梳理進場工作,帶領項目部團隊一邊與業主、設計單位聯系,一邊到現場踏勘,對梁場施工生產進行科學、合理的策劃指導。
走好開局第一步,必須披荊斬棘。沒有任何梁場場建設計、設備選型、制梁及認證的相關經驗,就跟兄弟單位交流學習、協調幫手;梁場場地狹小,各類機械設備布置安全空間有限,就優化梁場各功能區的布置和有限的設備選型;工期緊張、征遷工作困難,就大力開展黨建活動促進企地互信加快征遷進度……在公司上下一心的努力籌備下,以“高標準、高安全、低成本”為準則,最大生產能力每天6片、最大存梁能力260片的啟東制梁場迅速落成。
2021年11月16日,梁場進行首片T梁澆筑,這是八分公司歷史上自建梁場澆筑的第一片T梁。整個澆筑過程較為順利,梁體強度增長正常,滿足要求。
經過前期充分準備,2022年1月7日,局級鑒定審查一次性通過;2022年1月18日,產品檢驗審查一次性通過;2022年3月6日,國家生產許可認證一次性通過。至此,啟東制梁場具備了T梁產品的批量生產條件。
啟東制梁場的落成創下洋呂鐵路多項“第一”紀錄:中鐵四局2022年第一個完成梁場認證的項目、八分公司第一個制梁場、八分公司第一個“制運架”一體化項目。良好的開端極大鼓舞了洋呂鐵路參建員工的士氣,啟東制梁場T梁預制工作全面展開。
眾志成城 吹響搶工沖鋒號
2022年11月17日,距離洋呂鐵路6月18日首片T梁成功架設,已經過去近四個月時間。此時的洋呂鐵路Ⅰ標段鋪架施工由于線下單位橋墩未交付,已經按下了暫停鍵。項目部基本處于半停工狀態,各生產作業隊人員均休假在家,只留有個別值守人員,各部門在確保正常業務開展的情況下也開始安排人員輪休,整個項目部留守人員僅不到30人。
當接到業主將工期從2023年9月30日提前至2023年3月28日的通知時,擺在八分公司洋呂鐵路項目部領導班子面前的首要難題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復工復產?
復工復產工作刻不容緩。項目部領導班子第一時間聯系各部門、各生產作業隊負責人,要求全體員工迅速返崗復工,并向公司作了情況匯報。11月21日,公司成立督導專班,由主要領導任班長,親自掛帥部署相關事宜。與此同時,湖南、四川、安徽、甘肅、新疆……分布在全國各地休假的員工們接到復工消息后,紛紛趕回崗位,僅僅3天時間,項目部員工從20余人增加到了500多人。返崗復工的通知如同吹響了沖鋒號,匯聚起大干搶工的磅礴力量。
當時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一邊是各地員工需要克服疫情影響盡快返回崗位,一邊是項目部屬地啟東市政府嚴格控制施工人員流動,禁止高風險區域人員進入。項目部領導班子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啟動應急預案,成立由項目經理楊浩帶隊的疫情防控小組和以項目部黨支部書記賴觀風為組長的后勤保障小組。前者負責與政府防疫部門加強溝通協調,確保員工遵照防疫要求安全返崗;后者則負責保障返崗人員的餐食住宿、藥品物資等充足到位。
抓進度、搶工期是當務之急。人員迅速到崗后的項目部隨即開展“大干120天保開通”勞動競賽,掀起大干熱潮。在萬家團圓的春節期間,項目部管理人員、勞務隊伍共計600多人一同堅守在一線,全力搶工沖刺。
項目部副經理兼啟東制梁場場長蔡天偉原計劃2022年11月底回家,因為工期突然提前,他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轉身投入到組織管理人員、作業班組160余人返崗的工作中,并于11月21日恢復了梁場生產。
緊張的施工組織使得蔡天偉很少能有時間給家人打電話,忙完一天的工作經常是到了深夜。但家人給予他很多理解和支持,妻子時常叮囑他“不要太拼”,工作的同時一定也要注意身體?!翱嗬?/span>都不怕,家人一直是我堅強的后盾。”蔡天偉說。
正是這種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鋪架先鋒”精神,團結引領著一代又一代八分公司人奮勇向前,創造了一座又一座豐碑。
決戰決勝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由于工期提前了半年,從梁場恢復生產起,除去后續的橋面系、聲屏障、鋪軌和線路養護達標施工時間,留給制梁、架梁的時間只有60天。
近700片T梁沒有制作,445孔梁只架設了66孔,機械設備僅28臺套,人員還不到30人,更別說線下的路基、橋墩還未交付……在會議室倒排工期的楊浩和賴觀風,不禁面面相覷,腦海中同時閃過的念頭是“這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span>
困難前面絕不退縮。局業務經理兼華東區域指揮部指揮長耿錦第一時間到洋呂鐵路指導工作,帶著項目部領導班子對現場進行調查,與土建單位進行對接,指出項目搶工關鍵所在:“上人、上設備,而且速度要快!”
公司立即成立專班小組,統籌協調周邊在建項目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打支援。從鋪架設備中心、機養段、焊軌段等剛性單位,以及鐵伊、南沿江、都江堰等在建項目抽調管理人員,最多同時有6位項目書記協同作戰。2天內實現梁場160余人進場,3天內恢復混凝土澆筑施工、實現架梁作業;5天內完成568人全部進場,項目部達到600余人。機械設備也從原有的28臺增加到83臺,確保了制運架、鋪軌、橋面系附屬工程全面復工。
“洋呂鐵路項目不僅是中鐵四局重點工程,更是八分公司在‘制運架’一體化項目的首次探索。”賴觀風在項目搶工動員會上表示,“保證洋呂鐵路按期建成是公司的一項政治任務,沒有退路,八分公司能打硬仗也善打硬仗,我們有充足的信心保證高質量完成任務。”
如何解決近700片T梁的供應缺口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第一步。根據倒排工期,采取外購T梁和梁場擴能相結合的方式是保障T梁供應、滿足架梁需要的最佳方案。項目部首先聯系廠家制作制梁的臺座和模板,可單套模板的制作周期就要35天,6套模板最快也得60天,靠廠家制作模板是來不及的。
情急之下只能另想辦法。項目部迅速對周邊在建梁場的產能及現有存梁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研究制定外購T梁的數量及路線的最優方案。同時,聯絡兄弟單位調撥可借用的制梁臺座和模板,在多方協調下,最終新增制梁臺位4個,底模4套、側模2套,梁場最大日生產能力由6片提升至8片,提高了制梁產能。T梁的供應缺口得到解決。
“劉書記,你那邊現在是什么情況?。俊薄罢诩芰?,一切順利。”公司南沿江鐵路項目部黨支部書記鄧宇韜正在和鐵伊鐵路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劉新春使用微信即時溝通。為按期完成T梁架設任務,公司從在建項目和剛性單位抽調5名黨支部書記到洋呂鐵路指導幫扶工作。各書記之間通過電話、微信,對現場發現急需解決的事項進行溝通、交換意見,共商解決方案,并設置值班辦公室,有力促進了搶工生產。
劉新春負責180架橋機組的施工組織,是此次搶工新增設的架梁作業面,也是洋呂鐵路決戰決勝,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關鍵一步。新增提梁點選在便于公路運梁的91號墩處,對于線下路基、橋墩未交付的情況,可以縮短停工等待時間。且新增作業面的投入,也有力推進了全線架梁施工進度,為60天完成379孔T梁架設奠定了基礎。
兩臺T梁架橋機組均采用“兩班倒”“人歇機不?!钡姆绞?,現場不間斷施工。鄧宇韜根據架梁時間計算最優架梁指標,提前與設計院對接,通過受力檢算和結構加強,選擇3處有利于縮短鐵路架橋機運梁車運距的連續梁,設置T梁換裝點,提高架梁指標,完成了165架橋機組單日單線最高架梁7孔的壯舉。
工期緊張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失誤都會造成連鎖反應影響整體進度。在施工大干期間,項目部反復強調“萬無一失、一失萬無”,施工要快速更要有序。針對高風險施工,項目部堅持領導帶班,安質部、現場安全員、群安員、青安崗每日現場巡查,在施工現場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安全管理網絡,不讓一片不合格的T梁出場。
寒冬的深夜,刺骨的海風肆意地呼嘯著,而洋呂鐵路施工現場依然一片繁忙景象。
“做永遠的鋪架先鋒!”項目部團隊上下一心,班子成員相互補位,洋呂鐵路Ⅰ標項目部正是以這種企業精神奪取了一個個階段性勝利。
言必行,行必果。八分公司洋呂鐵路建設者以實際2022年12月9日三甲特大橋T梁架設完成;2022年12月18日新增提梁點投入使用;2023年1月27日梁場完成主線T梁預制;2月10日首列長軌進場;2月17日主線T梁架設完成;2月20日主線短軌通;3月23日通過靜態驗收;3月28日Ⅰ標先導段建成。
行動兌現了一個個節點承諾,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可能變成現實”。八分公司“鋪架先鋒”精神再一次得到生動詮釋,在通江通海通州灣筑起了一道亮麗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