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7日,八分公司承建的安哥拉社會住房CACUACO新城一期5區1號樓順利交驗,該項目部經理沈光華沒有像其他員工那樣歡呼雀躍,而是把心思放在了后續施工與交驗上。
安哥拉共和國羅安達市社會住房CACUACO新城一期工程是局最大的海外住房類建設項目,八分公司主要承擔部分住宅、公用建筑的施工,建筑總面積336070平方米。2008年,33歲的沈光華帶著公司領導的重托,遠赴異國他鄉,用行動兌現“建功海外、不辱使命”的鏗鏘誓言。
建點伊始,項目部便面臨設備調遷及海上運輸嚴重滯后,人員簽證辦理緩慢,當地依托條件有限、工程所需資源匱乏的嚴峻形勢。沈光華盯催滯留海上的部分籌建物資,帶領先遣人員吃住在雜樹林中,工地人手缺、設備少,沈光華就讓設備連軸轉,號召人人都當“多面手”,干完一項轉另一項,靠這種“笨”辦法,攤平地、建營房,實現了如期開工。
與國內工程相比,安哥拉房建項目具有工程量大、氣候不適應、語言溝通不暢、通信條件落后等重重阻障,經過多年基層歷練的沈光華大膽提出拓展外圍、自供主材的可行方案。為尋找合適的砂、石、水源,沈光華帶著人員跑到離駐地60公里外的咯西多,深入荒無人煙的雜草叢中挖坑探砂、找石頭,有時一找就是一天,自帶的飯菜涼了都顧不上吃。他的韌勁和闖勁,激勵了大家同甘共苦、力排萬難。短短半年,符合標準的砂廠、碎石場和磚廠拔地而起,不僅保證了各種地材質量,也為企業節約了數千萬元的成本。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沈光華深知:干好項目贏得效益的關鍵在于管理,根本在于執行,他集思廣益,出臺了《施工交底制度》等5大類20余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進度、質量、成本、安全“四控制”和合同、信息價格、現場“三管理” 制度,全員簽訂《安全質量包保責任書》,實行檢查、整改、復查閉合式安全質量管理;通過開展各類經濟活動分析,及時總結項目管理中的優缺點,找出并化解影響工程成本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挖潛增效,力爭將各項成本降至最低。
在施工過程中,沈光華大力推行施組優化、技術交底、現場帶班、工序實名、責任追究、設計施工連坐制度,積極應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規范磚體砌筑、板樓澆筑、裝飾裝修、水電安裝、屋面防水等工序,實施“樣板引路”的作業理念,共推出工序樣板13個、樣板間2套、樣板樓1棟,在各參建單位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近千人的外協隊伍,管理起來異常繁雜。沈光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按照“五同”管理標準,營造“異域他鄉一家人”的濃厚氛圍,工作之余,他悉心了解勞工所思所想,采取有效措施消融隔閡、增近理解,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通過組織開展拔河、籃球、乒乓球等文娛活動,組織員工共度端午、中秋等國內傳統節日,讓同在異鄉的員工感受到了企業的溫情關愛,深受員工好評。
良好的內部環境和穩定的員工隊伍,也給了沈光華最好的回報。項目部在荒蕪的非洲平原上創下第一個基礎開工、第一個樓板澆筑、第一棟樓封頂、第一個整區主體封頂、第一個交驗等五個第一,為局在安哥拉的信譽和影響力大幅提升、贏得“中資企業在安哥拉的一面旗幟”美譽增色添彩,受到國際監理和業主代表的高度評價,他本人也獲得了局“先進生產(工作)者”、八分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等諸多榮譽。(向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