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代常被贊為最好的時代。因為在青年期,人生擁有無數的可能——你可以選擇做什么工作,選擇在哪里生活,選擇與誰結婚,選擇屬于自己的生命軌跡。你正在見證時代的變遷并且知道自己必將參與其中,這是你的幸運。
青年時代也常被評為最壞的時代。因為在青年期,你的人生往往一窮二白——你沒錢,沒地位,把頭埋進日復一日枯燥的工作中,看不到樂趣和前景;你搭乘公交或者地鐵,穿行在車水馬龍、流光溢彩的異鄉,看見萬家燈火,卻不知道何時能有屬于自己的那一扇窗。你既未足夠了解自己,也不擅長體察他人。或許,有時你會感到無助,發覺貌似活在當下的只是一個年輕的驅殼,感嘆逝者如斯的昨日,唏噓前途未卜的明天。
這就是青春。
所以青年人往往都是矛盾體,而這種由外向內的自相矛盾又最容易使人逡巡不前。因此,對于擁有大好年華卻倍感彷徨的青年人,我有幾點感悟想要分享。希望作為青年人的我們,能以對生命的共識為起點,一起走出彷徨的陰霾。
第一,成功的人生=選擇+努力。選擇大于努力,而自由選擇正是專屬青年人的特權,這項特權與你年輕的生命一樣寶貴。
事業:請選擇你內心熱愛的事業,專注的投身其中,不要急于索取回報,不必艷羨比你更早致富的人,保持對自己和團隊的信念。當你踏出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你的人生就會從此不同。
家庭:請選擇與你情投意合的人作為終身伴侶,不必過分在意門楣和距離,不必過分擔心經濟壓力或世俗眼光,不要做出讓自己后悔慨嘆的事,對伴侶負責到底。畢竟家庭是我們幸福感的源泉,它是否會成為那個溫馨的港灣,取決于你的決定。
惜時:青春是短暫的,人生亦如白駒過隙。每天只有24個小時,你需要合理作出安排。對于青年人來說,時間是我們最大的甚至可能是唯一的資本。正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我們每天為事業付出的時間能否換來同等價值的金錢或成就呢?我們每天花在親人朋友身上的時間能夠給彼此帶來同等價值的幸福感嗎?
我以為,如何把等量的時間轉化為事業上的成就與家庭中的幸福,是擺在每一個青年人面前的課題,你所給出的答案越接近普適真理,你就能越快奔向美好的明天。路,要靠自己走。
第二,主動觀察、學習和實踐,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
生活是最偉大的老師。他無處不在,你所要做的只是睜大眼睛,豎起耳朵,勤于思考,勇于試錯。
“觀察-模仿-試錯”的過程就是我們學習普適真理時去偽存真的過程,最終積淀于內心的都是精華。不要畏懼失敗,不要氣餒,你越堅定,就越幸福。事實上,每一個所謂的成功者,他們失敗的次數都遠比成功的次數多得多,只是人們看不到他們尚未成功時已經犯了多少錯誤,有過多少教訓,歷經多少失敗,不懂得若沒有不斷試錯的積累,一個人永遠都不會長大。所以青年人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更不應以此為榮。無論家世如何、閱歷多寡,你都有屬于自己的試錯資本,不必妄自菲薄。
從生理上講,既然人都有自己的大腦,就應該對每一個了解到的事物擁有獨到見解。而擁有對事物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習慣,更是人格獨立的前提。就我個人經歷來說,我以為獨立思考的習慣給我帶來了巨大好處,既使我擺脫了世俗困擾,不被他人思想所左右,又使我能參悟更多哲理,擇其善者而從之。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到獲益良多,也希望同樣年輕的你,愿意試一試。
人的前半生是一個不斷自我發現和修正的過程。最有趣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彼此思維的體系都會在智慧的碰撞中日臻完善。直到有一天,當你發現你已經能做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時,那些原本迫于生活、工作的各種壓力和情緒都已煙消云散,將是何等愜意!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