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供暖,止于每年的3月中旬。3月下旬回到內蒙巴林右旗集通項目工地,屋內還熱乎乎的,暖氣還在繼續供。這兒的春季四五月份,下雪也屬于正常,要到4月15日才停止供暖。這不,到工地沒幾天,竟然迎來春季的兩場雪。室內室外兩重天,溫差很大。室外是冰天雪地,室內卻溫暖如春,小伙子們上班穿件襯衫就夠了。不過到了室外,可要把自己裹嚴實了,春寒料峭,可不是開玩笑的。
據資料介紹,內蒙赤峰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漫長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風。到工地才10來天,已面臨兩次沙塵暴的侵襲。有時正在吃午飯,天突然變得灰蒙蒙的,大有“灰云壓城城欲摧”之勢。有時不得不出門辦事,戴上帽子和口罩,盡管能遮住頭發和口鼻,但風沙還是往臉上打,眼睛睜不開,幾乎都喘不過氣來。項目經理、總工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這幾天頂著沙塵暴,沿鐵路線進行施工調查,摸清下一步的剩余工作量。晚上回到駐地,渾身都是沙土。項目總工劉兵一下車便連連朝地上吐吐沫,看樣子,嘴里進了不少沙塵,他自嘲地說,晚上不用吃飯了,一路上沙子吃飽了。項目部的辦公室哪怕一天到晚都緊閉門窗,但要不了多一會,窗臺上總能鋪上一層薄薄的細沙塵。據留守工地的職工說,赤峰一個冬季無雨無雪,氣候極為干燥。剛從湖北家中來的調度主任張亮,早上一覺醒來竟然流出了鼻血。我的嘴唇干裂得有好幾道裂紋,洗漱時不經意觸及,隱隱作疼。看來要想把集通的活干好,首先得適應這兒的氣候,適應這兒的環境,要想成為常打勝仗的鐵軍,就得把自己淬煉成鐵人!
來過集通的人都知道,盡管赤峰最好的季節是夏天,但赤峰的春天也伴隨著我們的生命。不經意間,路邊的小草一小片一小片的,點綴著還有些涼意的初春,不到一個月的工夫,就從淺色變成了深綠。柳樹開始發芽,之后是揚樹,緊接著大部分的樹都發芽了,嫩嫩的葉子,在陽光的照射下,綠綠的、亮亮的,分外喜人。這就告訴我們,赤峰的春季即將過去,涼爽的夏季即將來臨。就像我十分喜愛的蒙古歌手騰格爾唱的那樣:“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地草原”。值得朋友們親臨感受一下。
要說這一件件值得記、值得寫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春季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草原的寒風,蒙東的沙塵。好在這赤峰的春季不算長,咬咬牙,便過去了,謝天謝地。
上一條:緬懷先輩 不忘初心 繼往開來
下一條:在消費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