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通項目部,有這么一群80、90后,忙碌在風沙彌漫的蒙東高原施工一線,用自己的努力與付出,描繪那一幅幅動人的青春畫卷。
87年出生的項目工程調度主任張亮,畢業于湖北襄樊內燃機學院。作為調度主任,必須首先熟悉現場施工的所有流程,為了及時收集各作業隊情況,張亮每天要接、打四五十個電話,掌握施工組織生產中,人員、機械安排、工程進度、安全質量信息等,做到情況明,底數清。為了及時匯總各作業隊提報的線路施工封鎖計劃并且上報。張亮真正做到了“四勤”,腿勤、嘴勤、眼勤和手勤,每天跑現場工地,跑業主駐地,到既有線行車調度、工務段溝通聯系,風雨無阻,與上述單位保持良好關系,每次提報的線路作業封鎖計劃都能獲得批準,確保了項目施工生產順利推進。
陳鎖,一個94年出生的小伙子,已經在集通項目好幾個工點摸爬滾打了一年多,原本白皙的皮膚早已變的黝黑,隨手翻開他的筆記本,每一頁都詳細、清晰的記錄著每天的工作經歷和學習心得體會以及特別要注意的事項等。作為新近被任命為項目制梁場的主管技術員,不僅要編制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還要指導安排施工班組作業程序、合理組織人力。陳鎖深知自己肩上所負的重任,一向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他,在工作中更嚴謹、更細致?;炷翝仓r經常是通宵達旦履行旁站職責,加班加點亦已是“家常便飯”。“人人都說工地辛苦,但既然選擇了中鐵,來到了項目,就應該盡心盡力把本職工作干好”。陳鎖如是說。
2015年7月,30歲的雒濤擔任了集通項目部安質部部長。上任伊始,這位年輕的安質部長就把“安全是工程的生命”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并付諸于實踐。他經常采取“正面引導加苦口婆心督促”的方式,在施工作業現場,察情糾偏,查漏補缺。為增強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雒濤還經常在吃飯時間,人員集中的時候,喊上安質部的同伴,跑去作業隊跟施工人員講解正確使用安全勞保用品的重要性和規范方式。經常是別人已經吃完飯了,他們才回項目部。付出必有回報,集通項目部也保持了近年來安全生產無事故的好成績。
90后小伙子張展,是項目部在當地聘用的資料員。小張在大學里學的是計算機應用專業,來項目后,因頭腦活,學東西快,整資料、搞內業、修電腦,成為項目上的多面手。大板站改開始后,小張用自己買的航拍器多次拍攝施工情景進行報道。8月31日,張展參與拍攝的大板撥接施工場面視頻,上報公司后傳到“梨視頻”,被國內多家媒體轉載,瞬間點擊量達到200多萬,提高了項目知名度。
項目經理和書記表態:要加快對年輕人的培養,力爭工程結束后帶出一支成熟的年輕管理隊伍。(集通辦)
上一條:人生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