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集通鐵路建設施工遇到的一些技術性難題,也都是一線工人反復琢磨,想辦法解決困難。
因大板站改造,K602公跨鐵需將既有橋拆除后新建,新建公路標準不低于現有的公跨鐵303國道標準。既有303國道寬度為10m,由跨度為35m的非標箱梁組成,這樣的施工條件和施工標準是八分公司以前所沒有遇到過的,現場技術人員感到為難的是,180架橋機現有吊梁孔無法滿足吊梁要求,再者,按照設計,澆筑好的橋臺上設有防震落梁,其高度為600mm,架橋機過孔時,0#柱、1#柱無法支墊。0#、1#柱支立空間不足。面對難題,關鍵時刻,有豐富現場鋪架施工經驗的鋪架設備管理中心鄧宇韜、郭慶、裴玉虎趕來支援。經過實地調查,對橋墩、箱梁體反復丈量,擬訂出了解決方案:對現有吊梁孔進行擴孔,擴孔為長軸450mm短軸200mm的橢圓形,以滿足捆梁鋼絲繩繩環的順利穿入;或者在梁面上增加吊梁孔,位置相對稱,其尺寸需滿足鋼絲繩繩環的穿入。針對防震落梁的難題,對應辦法是:給180架橋機增設1050mm×400mm×590mm 的0#柱支墊支墩,同時利用原有的鋼支墩,在支墩與墊石之間采用枕木頭抄墊。如此,現場工人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群策群力解決了施工難題。(集通辦)
上一條:集通見聞(五)工地上的年輕人
下一條:十月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