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如白駒,簡直無暇顧及指針的走動,不知不覺,來集通已四個多月了,正逢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說起中秋,多數人首先想到的蘇軾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逼渲小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總被一再吟誦。其實,蘇老夫子詠月,有諸多上乘之作。早年上學,老師曾介紹一首蘇老夫子的七絕中秋月:“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說的是:“夜幕降臨,云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可明年的中秋,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老師曾調侃說,“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之句,流露出作者隱隱的不甘,看起來蘇軾也是個對生活不太滿足的人,吃著碗里的想著鍋里的,沒有李白那份“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豁達。
一年一度秋風勁,往事越千年。又到中秋月圓時,說是舉家團聚的日子,但我們這樣的建筑施工企業,尤其在基層項目工地,盡管逢法定節假日,按行業慣例,有很多人仍然無法休息,尤其是一線的工友,為在建的橋墩一層層增高,為路基一寸寸向前延伸,為了祖國的鋼鐵大動脈不斷延伸,沐汗忙碌在工地??萍嫉倪M步,物質的豐富,給新一代鐵路工程人帶來了快捷方便的生活。但行業的性質,遠離親人,風餐露宿,已成為筑路人的生活常態。享有悠閑,成了大干中我們的奢望。確切地說,筑路人的人生真諦,就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之中。中鐵人的不平凡,也就體現在這節日的工地加班中。加油吧,弟兄們,還是那句話,早點干完,早點回家。(集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