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春光,38歲,中共黨員,畢業于華東交通大學(函授),本科學歷,工程師、測量高級技師,現任中鐵四局八分公司南昌地鐵2號線項目部常務副經理,他自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十八個春秋,他長期工作在施工一線,先后參加蕪湖長江大橋、火宣復線、大萊龍、合寧、合武、甬臺溫、錫烏等大鐵項目,隨著公司多元化發展趨勢,又先后參加了上海、武漢、南昌、南京等地鐵的項目施工,長期以來,在施工技術和現場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從一名見習生干起,憑著對事業的熱愛和對企業的忠誠,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從一名普通員工走到了生產管理崗位,歷任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隊長、經理助理、副經理、常務副經理等職務。
走到豐和大道與綠茵路交口,我們會看到藍色的鐵皮圍擋圍起的施工工地,紅色的大型龍門吊更是吸引了很多行人的目光,圍擋上清晰的標注著“雅苑路站”鋪軌基地。走進施工現場,我們會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一米七的個頭、健康的肌膚,和工人們一一交談著,他就是項目常務副經理修春光,大家都親切地稱他老修。老修正是在這里譜寫著他的人生。
苦干拼搏、思路清晰。 南昌地鐵2號線從最初進場時,項目部面對施工任務重、線路坡度大、交叉干擾多等重重困難,按照“跑步進場、開工即大干”的指導思想,老修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抓工期、搶進度。針對土建單位作業面移交滯后、工期一拖再拖等不利因素,他帶領工程部不斷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在制定好施工方案后,積極和業主、監理、兄弟單位溝通協商最佳的解決方案。面對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和突發事件,他總會在第一時間展開實地調研,并組織大家共同探討,以確保解決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嚴抓安全、細心把控。作為項目領導,老修清楚的知道“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這個道理。項目前期施工工序、機械設備、對外協調等都需要他籌劃和安排。為了確保施工進度,他每天在鋪軌現場忙碌,輾轉于各個站點。許多人勸他不要總往工地跑,有什么任務,安排個人去辦就行了,可是他依舊帶領廣大一線技術工人繼續穿行于工地上,默默地在工地上監督工作。細心嚴謹的他一直秉承“工作稱不稱職,安全生產作標尺”的信念,施工中嚴格執行跟班作業、技術交底、現場指導、質量監控,對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都不厭其煩,嚴格把控,千方百計建設放心工程,受到了業主的好評。
堅持學習、提高技能。工作之余,他不斷學習參加多方面的考試,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他深知:“無論從事哪個行業,要想做好本職工作,必須具備完善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他堅持每天閱讀各類報刊雜志和工作有關的專業書籍,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
除了加強自身學習外,他還為有作為的青年搭臺,及時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任人唯才,讓他們在工程中唱主角、挑大梁、發揮用武之地。在他的心里,刻有一份項目員工的履歷表,哪家有困難、哪家有喜事、哪個有特長,他都如數家珍。
堅定信念、樹立形象。隨著施工的深入,作業點多、面廣、線長、頭緒多。為了工作中少出錯,每一份技術交底他都要親自審核,每一道施工工序他都要親自過問。有人說:“老修,這些事你就不用操心了,這樣下去你會很累。”他回答說“員工是領導的影子,有什么樣的領導就會有什么樣的員工”。
常年的施工一線生活,讓他與家人聚少離多,偶爾說起妻子女兒,他還是會不由地呈現出一絲思念。然而,每當施工生產開始忙活的時候,他還是毅然做到舍小家為大家,始終堅守在項目一線。只是其他同事都看不到,那背后一條條思念的短信、一聲聲殷切的電話和夜半時分凝視著全家福的點點淚光……他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鼓舞著人心,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以實際行動在廣大職工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十八年的職業生涯中,先后獲得“集團公司先進生產者”“集團公司質量先進個人”、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多次榮獲“公司先進個人”等大小十幾個榮譽稱號,當表彰、獎勵、掌聲紛至沓來的時候,老修沒有被這些榮譽所陶醉,他立足崗位發揮光和熱,他忠于事業、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他始終堅持“干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以過硬的工程實體質量贏得了業主各方滿意。如今,他正以飽滿的精神帶領員工在新的征程上不懈前行。(唐娜)
稿件錄入:南昌地鐵2號線 責任編輯: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