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腳步無法挽留,那個咧著尚沒長牙的小嘴笑著的女兒,已經比我還高了。當我累了乏了甚至可以借用她尚嫌稚嫩的、單薄的肩膀??赡苣昙o大了,喜歡看著她兒時的照片,回憶當時的情節就會情不自禁的走到她熟睡的床邊看看她。驀然驚覺,那個成天“媽媽媽媽”掛在嘴邊的小娃娃都已經比床短不了多少了。孩子是自由的,父母也是自由的。所以在不久的將來,我知道她會獨自尋找廣闊的天空。
這次單位舉辦女職工讀書活動,主題是“培養良好家風,培育家國情懷”。我也借著這個機會來回憶我陪伴女兒的成長路。
曾有人這么說:對于孩子來說,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優秀的教育家進行最認真的教育,也不會有好的效果。而且,母親的教育對孩子極為重要。國民的命運掌握在母親的手中。
作為一個母親,我不偏愛這類小孩:孩子提出要求沒有被家長采納,于是躺在地上打滾哭叫,家長在一旁苦苦“哀求”或是一臉尷尬而束手無策。站在陌生人的位置上,我會遠離這種情況,卻也擔心那位家長的態度。畢竟父母的嬌慣縱容會使孩子呈現一些不良行為。當女兒在身邊,我會問她:“丫丫,要是躺在地上的是你,你認為媽媽應該怎么做?”女兒認真的說:“媽媽,那會是我嗎?我會像那樣嗎?”是的,我從不擔心女兒會靠“撒潑”和“耍賴”來達到她的目的。在我們家里,合理的要求會得到合理的解決,不合理的要求會被告以不予解決的原由,先講清楚道理,以理服人,無論什么樣的孩子都會樂于接受。
在教育女兒誠信和獨立自主上,我從不懈怠,做人就是要誠實、誠信、知錯就改。
女兒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剛從下崗生活重新進入工作中。放學后女兒只能獨自走路回家,獨自在家寫作業。作為一個學生,只有完成好作業,才能更好更輕松的進行娛樂活動。然而我遠遠高估了孩子的自制力。冬天天短,回到家已經進入了夜晚了。女兒抬頭問了聲好,進入了寫作業的狀態,可是我覺察到她的漫不經心。趁她不注意,輕摸了一下還有余熱的電視機。我若無其事的做著事情,她也小心謹慎。等一切事情都處理好我問她:丫丫,今天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沒告訴媽媽?意料之中,她含含糊糊的表明著自己的“清白”。我直奔主題。女兒聽了默然,并沒加以辯駁。靜默了一會兒,她用喑啞的嗓音向我陳述:“回到家里,一個人,太安靜了,我害怕,就想先看會兒電視。害怕您不高興,聽到您開門聲,我就趕緊關了電視。媽媽,我知道錯了,也不該撒謊。以后不會再這樣了”。
聽了女兒的這席話,我心里有點自責。是的,我拿著大人的自制力來壓制著一個孩子應該有的天真浪漫,我檢討自己不能陪伴在她的身邊,卻也不會放縱孩有撒謊的存在。那晚我們談心,我允許女兒可以自行安排時間,前提是功課必須高質量的完成。她也從沒讓我失望過。由于我做的工作是每天都必須有人在崗的,而孩子大了也需要自己的私密空間,所以我寧愿選擇在節假日上班而給她獨處的時間,她也很開心這種模式。我愿意站在她的立場看問題,選擇給她尊重,給她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愿意跟我傾訴的事情,我認真聆聽,愿意有小女孩的秘密的話,我也絕不探究。通過這些年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母女倆已經完全建立起了互信。
做人要善良,友愛,也是對她教育的重點。汶川地震那年女兒三歲,和她看災區的報道,懵懂的她也會問我相關的情況。作為父母,我們從不錯失任何一個培養她愛心、善良的機會。震后爸爸帶她去街上紅十字會為災區募捐是她親自把錢遞給了工作人員。也是她,陪爸爸在愛心救助聯盟幫助貧困兒童,還是她,主動要求爸爸帶她去老人院送福利、打掃衛生、陪伴老人。我看到了她懂得分享愛。去年,我的一位同事,一位三歲多孩子的媽媽患上癌癥?;氐郊覠o意間與女兒聊起這件事情,聽完我的講述,女兒主動要求把她的零花錢捐給那位并不相識的人,并要求陪陪那位三歲的小妹妹。第二天去上學的她,和我真誠的說道:媽媽,替我和那個阿姨說,祝她早點好起來??墒?,就在女兒上學走后,我打開手機看到那位年輕媽媽已經在昨夜去世的消息,她再也聽不到一位素昧平生的小姑娘美好的祝愿了。
認真做事才能把事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這句話用來鼓勵她的學習的。她有個作為榜樣的堂哥。這位堂哥從小到大基本都是優秀生,高考考入了福州大學。雖然我們從不給她壓力,但是也會透漏給她一些那位堂哥的努力。因此激發起她小小的斗志:媽媽,我也要讓你省心。在祝賀她堂哥的那幾天里,大孩子和將升小四的小孩子在探討學習的方法,場面十分溫馨。哥哥總結出自己的七條學習經驗,被女兒奉若至寶,抄錄回來至今張貼在書桌前。的確,我是個幸運的母親,孩子的功課和學習習慣讓我省心。對她,我很放心,我也很安心。
為了自身的安全和她人的安全,我們從小就教育她要遵守交通規則。不管是在炎炎烈日的夏天還是在寒風凜凜的冬天,只要遇到紅燈,她都會在靜靜等待著通行的指令-綠燈。其實有時候挺擔心她那“愛管閑事”的性格的。她會當面指責別人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人們,會拉回別人要闖紅燈的身體。會指正同學說臟話的現象??汕∏∠喾矗覀儞牡氖虑闆]有發生她在學校很受歡迎。
讓我省心的女兒,不攀比,不虛榮,有禮貌,雖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孟子《離婁上》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能為孩子做好榜樣,影響她、讓她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這就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在為社會、為國家所奉獻的一點力量。(楊貴菊)
稿件錄入:朔黃分處 責任編輯:汪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