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帶徒1+2”,即一名師傅帶一名或兩名徒弟,選擇新分配的大中專見習生作為培養對象,在師徒雙方自愿的情況下,公開簽訂《導師帶徒合同書》,確定師徒關系,明確師徒職責、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合同期限,從而達到幫助指導大中專見習生樹立職業理想、提高職業技能,為企業培養生產一線緊缺、發展急需人才的雙贏目的。
開展有目標。八分公司把“導師帶徒”活動作為服務企業發展、服務青年成長的一項重要工作,要求師傅在日常教學中,必須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練什么”的帶徒原則,根據合同目標,分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傳、幫、帶。要求徒弟必須堅持“學中干,干中學”的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全面提高自身技術業務水平。按照工程類專業、物資機械類專業、財會類專業、文科類專業等不同專業類進行區分,明確要求徒弟合同期滿后要掌握的業務流程,或基本具備達到某一崗位的素質和能力。
過程有控制。要求各單位大力宣傳“導師帶徒1+2”活動的重要意義,優秀師徒的先進事跡和典型個人,從而營造濃厚的傳幫帶氛圍。緊緊抓住學習、考核、獎懲等重點環節,保證合同完整履行。公司活動領導辦公室定期檢查、督促、考評師傅履行職責和徒弟學習的情況,增強師傅的責任心和徒弟的學習力,促進師徒合同的履行。特別是做好新員工的思想教育引導工作,促使他們主動向師傅多請教,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涉及師徒工作調動、崗位調整等時,公司人力資源部盡量堅持“同走同留”原則,確實因為工作需要不能同走同留的,及時解除或變更師徒關系,確保導師帶徒的有效性。
結果有考核。公司成立了由團委、人力資源部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活動考核小組,見習期前由師徒寫出見習計劃。見習期間由徒弟寫出個人季度工作小結,老師對本季度徒弟達到的業務能力、技術水平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所在單位活動領導小組寫出評價意見,在每個季度末上報徒弟季度小結和師徒考核的名次結果。見習期滿后,由老師和徒弟寫出書面總結,所在單位簽署意見后,上報公司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由公司活動考核小組根據培訓目標對各不同專業的徒弟組織進行考核,評分成績將作為徒弟考核等級的評判依據。經活動考核小組考核優秀的師傅和徒弟,均給予500-2000元不等的一次性獎勵;經考核合格的徒弟,不予獎勵;考核不合格的徒弟,不予定職定級。
導師帶徒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公司“導師帶徒1+2”活動多項措施的實行,做到了“開展有目標,過程有控制,結果有考核”,提高了青年職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業務技術素質,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截止10年11月份,對在公司首屆“導師帶徒1+2”活動中表現突出的22名師傅和17名徒弟共給予兌現獎勵金額30500元,新一屆導師帶徒活動申報工作也已基本結束,共有11個項目部、28名師傅、37名徒弟參加新一屆的導師帶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