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歲的趙堂波是八分公司集包經理部綜合一隊隊長,這個自1985年參加工作的老黨員參加了大沙線、宣杭線、合九線、京九線、大萊龍、張集線等多條鐵路建設,施工一線生產經驗豐富,現場管理能力強。作為一名黨員先鋒崗,趙堂波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堅強的拼搏意識和高度的責任心,在同事們的心中,他是不折不扣的“草原硬漢”。
“不講情面”的趙隊長
趙堂波多年在施工一線“摸爬滾打”,總結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現場施工生產和一線管理經驗。為確保綜合一隊的戰斗力,他一上任,就給自己和隊里的員工訂下了一系列嚴格的行為規范。趙堂波明白,“定規矩”容易“守規矩”難,為了讓員工“心服口服”,他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進場之初,他對綜合一隊管轄線路所有設備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設備“大盤點”讓他做到對自己的家底心中有數;另外,從早到晚泡在施工一線的他,把所有可能影響施工進度的“障礙”和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一一記錄下來,結合綜合一隊實際,制定了一套簡潔、規范的現場作業標準化管理制度,細化和完善了《綜合考核辦法》、《防護員考核辦法》、《設備質量考核辦法》、《施工卡控措施》、《崗位達標考核辦法》等多項管理制度。制度發布前,趙堂波要求全員評議和簽認。綜合隊員工們都知道,趙隊長的“規矩”一旦立下來,誰也別想搞特殊化。有一次,一名現場負責人在進行作業前準備工作時,沒有按規定操作,被趙堂波發現后當場制止,下班后組織全隊員工召開一次安全分析會,剖析發現的安全隱患和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對違章作業的危害性進行了認真分析,嚴厲批評了這名現場負責人。個別職工不以為然地說:“趙隊長,又沒有真的出安全事故,何必這么較真?”趙堂波硬梆梆地回答:“安全無小事,來不得半點馬虎,綜合一隊的每一項制度都是經過員工評議和簽認的,只有認真遵守、嚴格執行,一個集體談什么戰斗力?誰想拿制度當兒戲,可別怪我老趙不講情面!”在他帶領下的安全質量巡查小組,每日在現場不間斷地動態監管現場安全質量,各項工作實施有規范、操作有程序、過程有控制、結果有考核,有效保證了線路行車安全質量。
沖在一線的趙隊長
綜合一隊工作面廣、任務繁重。人工鋪軌質量安全控制是關鍵,他親自帶領技術人員對接受技術交底的施工隊伍負責人現場當面解釋清楚,以使施工隊伍的現場操作人員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換長軌工作更為重要,因為是在行車線路上換軌需要點施工,時間緊、風險大,一旦發生事故不可想象,為確保施工生產安全質量,趙堂波把“以汗水換質量,以質量保安全”作為綜合一隊抓好安全生產的座右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綜合一隊人員少、任務重,趙堂波深感肩上責任重大,DK699+100—DK779+400雙線160公里線路、28組道岔等設備,這些他所管轄的工程內容已成為他生活的全部主題。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他,忘了家中住院的老父親,忘了眼巴巴盼望他回家的孩子。他可能記不清父母、妻兒的生日,但他卻把隊里的每一公里線路、每一組道岔、每一座橋記得清清楚楚。有一次,趙堂波嚴重感冒,他晚上打點滴,白天堅持工作,硬撐著在施工工地上來回奔忙,敬業愛崗的精神激勵著綜合一隊每一位員工。3月3日5時50分,天還未放亮,屋外下著滂沱大雨,聽著“噼噼啪啪”的雨聲,他實在放心不下線路的安全,毅然起床穿上衣服,冒著大雨到線路巡查。他仔細觀察每一處線路的細微變化,突然發現管內DK749+100處因雨水沖刷造成路基下沉,嚴重危及行車安全,他立即采取防護措施,并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搶險。由于險情發現及時,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的發生,受到經理部的表揚。
俠骨柔情的趙隊長
大家都說:“趙隊長工作嚴厲了一些,其實他是刀子嘴豆腐心,在生活上關心我們員工沒說的!”作為最基層的負責人,他象一個大家庭的“家長”一樣,在嚴格要求員工行為規范的同時,“用心”關愛著身邊的每一名員工。他利用工余、休息時間與每位員工談心交心,問其所想、知其所需,手中的工作筆記密密麻麻地記下了隊里30多個員工工作、生活上的問題和建議。他習慣了在部署安排工作的同時,細心地考慮到員工吃飯和冷暖等問題,每次組織員工到離駐地較遠處施工時,他都會親自安排各點的飯菜供應,讓每個員工都能吃上了熱氣騰騰的飯菜和穿上避寒的棉衣,員工們跟著趙隊長干活,心頭都暖洋洋的,工作的勁頭也更足了。隊里職工李彬彬家庭困難,趙堂波得知后,在向上級組織請求救濟的同時,組織動員隊里職工多次幫助他解決實際困難,李彬彬十分感動:“我一定要好好工作,否則對不起大家,對不起趙隊長”。
趙堂波,這名奮戰在內蒙古草原鐵路建設的“硬漢”,沒有感人至深的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憑著他對工作的堅守、對事業的執著、對企業的熱愛,發揮了黨員先鋒崗的模范帶頭作用,為公司立足內蒙,樹立良好企業形象默默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