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鐵項目在實施外協隊伍“五同”管理時,針對項目施工特點,重點抓好外協隊伍的技能培訓工作。
今年9月底,首批外協隊伍進場,項目部立即組織對進場人員進行摸底,詳細了解每位員工的年齡、文化程度、工作經歷、所掌握的技能等情況,并登記造冊,經過與外協隊伍負責人的溝通,首先將現有人員根據施工需要進行崗位劃分。
項目部根據外協隊伍人員整體道床軌道施工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隧道內30‰大坡度和200m小半徑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等難點,將培訓計劃分為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個階段。
施工前:由項目部工程、安質、物機部門按照提前編制好的培訓教材,對所有民工進行施工流程、施工工藝、質量標準、機械設備使用、安全注意事項等方面的崗前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上崗,考試不合格人員進行重新學習,補考合格后再準許上崗。
施工中:針對實際施工中出現的方案調整、工藝改進等問題,進行新的質量標準、安全注意事項的學習,做到民工掌握的技能與現場施工內容和施工工藝同步更新。
施工后:當某一分項、分部工程施工結束后,項目部首先從技術、安全質量、物資管理、施工組織等方面進行全面總結,分析存在的不足,制定改進措施,并形成書面教材,對民工進行詳細講解。
“三階段”的培訓過程,實質上就是學習、應用、提高的過程,使民工對自身掌握的知識有了深刻認識和鞏固,提升了協作隊伍整體的技術水平,為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花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