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路的接觸網下,經常能發現些許散落的小樹枝,沾著泥土。甚至還有血。我知道,那是被風吹落下的喜鵲巢……
它們就是那樣的固執地飛來飛去,想盡辦法銜來枝條,嘴啄出了血,翅膀刮落了羽毛,才終于搭成了一個骨架。一陣大風,吹落了那不牢固的骨架。樹枝零零落落地掉在地上。它們卻沒有放棄。又重新開始筑巢。
夕陽里,喜鵲的身影顯得格外疲憊。無數次的往返,鳥巢才初具雛形。喜鵲比往日更加忙碌:找到有爛泥的河堤,再用嘴去啄,然后飛回巢中,將泥涂在那些樹枝上,好讓巢牢固些。反復飛著……
風呼嘯著企圖再吹倒鳥巢,可這巢是它們用心血筑成的,哪陣風如何再吹得倒?
看至此情此景,不由對喜鵲肅然起敬。佩服之余,不由感慨賦詩一首:
三月春風臨,燕鵲筑巢勤,雄燕銜枝回,雌鵲啄泥歸。
枯枝巧梳理,同結連理枝,不懼風雨劫,比翼飛天際。
上一條:《尋》喬正杰攝
下一條:《萬佛湖春游》吳懷球、楊謙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