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場華麗的盛宴,它將信念,拼搏,淚水,歡笑集聚在最好的時光里,一路的艱辛和荊棘布滿行程,但每每提及時,卻令人心向往之,它們在生命的光環中始終閃閃發亮、引人入神......
畢業了,告別曾經學習生活過的城市,工作了,開始一段與奮斗有關的日子。很多人說,上班不用擔心考試,經濟上也能獨立了,但當同學們都懷揣大大小小的夢想站在校門外時,身上更多的可能是一份責任。2010年7月22日,我正式報到的日子,浸泡在近40℃的空氣里,卸下身上重重的行李,看著川流不息的列車,腦海里不斷涌現的卻是課本上硬生生的專業詞匯,盡管一直努力告誡自己會好起來,可心里卻難掩對環境的排斥。領導,第一次為新員工召開迎新會,認真為我們講述企業的前身、由來以及工程單位的特殊性,看到他們的眼神熱情且關注,謙虛且平和,逐漸讓我對這個陌生的環境放下了戒備,悶熱的氣溫更讓我感受到了他們溫暖人心的關懷與幫助。那些場景時過兩年,依然記憶猶新,讓我想要投入更多的知足感恩去回報,這是我進入社會學到重要的第一課。
在車站學習期間,兩位師父讓我認識到專業知識可以不枯燥,當每一列車輛與我們所從事的作業息息關聯時,崗位職責的重要性逐一顯現。朔黃線地處太行山及恒山山脈,管內地處山區、高坡地段,給車站正常作業增加了難度,為確保在站停留車的絕對安全,在站停留車輛當班巡視人員及站長每班檢查不少于2次。非正常情況下的行車工作是中間站車務安全的致命弱點,行車組織工作中行車人員容易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導致現場作業出現失控局面,于是,車站行車人員將現場作業中“自控、他控、互控”制度落實到每個作業環節中,確保非正常行車工作的絕對安全。
2012年1月24日,首列印有“中鐵四局”標志的S4016次萬噸重載列車在兩臺電力機車的牽引下緩緩駛出朔黃鐵路神池南站,開啟了聯運單位首先開行萬噸重載列車的先例。這也向機務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萬噸列車乘務員的選拔培訓和機車改造,制定行車組織辦法和萬噸機車檢修范圍,在這條綿延400多公里的太行山脈上更滲透著青年們盡情揮灑的汗水。夏天,司機室一旦出現制冷設備故障,車內溫度就會高達40多度,工作服被汗水長期浸泡變得泛黃,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乘務人員也必須確保列車運行正點絲毫不能懈??;冬天,機車出現故障被迫停在零下二十幾度的大山里幾小時,乘務員不僅要克服高寒缺氧的干燥氣候,更要及時調整時有來襲的困意,然而一位乘務員卻告訴我,那里的黎明時分有不為人知的驚艷景致——機車頭燈賦予了白茫茫的雪地安靜祥和,奔波的疲憊似乎在那時也獲得了新生......這些在每一位一線員工看來是理所應當盡力而為之的工作在企業的發展的長河中顯得微不足道,然而它所成就的輝煌卻無一不是被這些平淡無奇的工種默默推進著,很多四局人都是從壯志未酬的青年到成熟穩健的中年見證著它的足跡,他們用點點滴滴的汗水和數十年如一日的默默無聞詮釋著四局“嚴謹務實團結創新”的企業理念,鑄造著中鐵四局臨管運輸安全、正點、規范、準確的優秀企業品牌,讓一代代新員工看到了四局人不斷用“勇于爭先,永不滿足”的企業精神迎難而上,而這些也不能不讓我為之動容。
車站除西柏坡站外,古月站、小覺站、猴刎站和滴流蹬站都是在嶺峻坡陡的大山深處,荒山僻野,遠離村鎮,員工們形容:一年四季見不到一只飛鳥,看不到一棵綠樹,甚至一個人影也很難見到。起初,猴刎站地下水含氟超標,苦澀難喝,員工們不得不每天往返于崎嶇不平的山梁,到數公里外山腳的一口老井去挑水;為了克服從數百公里帶菜的難題,他們硬是用雙肩一袋一袋從山下往車站背土,背出了八分菜地,吃上新鮮的蔬菜,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沒有怨言,堅守崗位,他們用實際行動訴說著開拓事業的艱辛。
時光荏苒,兩年時間轉瞬即逝,在領導關心和同事們熱情幫助下,我學會了很多,就像一只單飛的鴿子,逐步也有了自己的軌跡。工作的開始意味著下一段學習的開始,每走一步都讓我深刻認識到,從技術到與人相處,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道理。在分處這個大家庭中,我學會了應對閉塞環境應有的心態,更讓我懂得珍惜身邊朝夕相處的同事們,感謝他們帶給我的每一次進步。在這一過程中,我深知完善自我,是為了更好的實現人生價值,為以后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石,也鼓勵我繼續以積極的心態保持對學習的熱忱,努力讓自己成長,當回首青春走過的路時,更不因碌碌無為而抱憾。(張欣)
上一條:言論:施工生產要全力培養安全意識
下一條:隨筆:天堂寨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