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盛開的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航天城與青年座談,談人生,聊夢想,論奮斗,說青春,在廣大青年中引起了強烈反響。青春有夢,中國有夢,習總書記談論中國夢時的語重心長,尤其感染著廣大青年: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殷切期望讓無數年輕人心潮澎湃,并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責任感。
什么是夢想?春天的花,嬌艷動人,夢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夏天的樹,枝葉婆娑,夢想是生機勃勃的向往;金秋的稻子低垂著頭,夢想是沉甸甸的等待;嚴冬的雪,漫天飛舞,夢想是晶瑩的遐思和暢想。夢想是一面旗幟,他一直飄揚在心靈深處,指引我們向前。
記得小時候,有篇課文說的是我們可敬的周總理的故事。在一次修身課上,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讀書?”年僅12歲的周恩來一直靜靜的坐在那里,沒有搶著發言。當老師點名讓他回答時,周恩來站了起來,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可能當初,懵懂的我們并不懂的什么是夢想,但或許,這就是我們最初的夢想起航的地方,小時的我們,心中已埋下了一顆種子?,F在的我是中鐵四局的一名員工,我為此而感到驕傲,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緣分或者命中注定吧!現在,我的夢已經實現,已深深地融進了中國夢、企業夢,追逐夢想的腳步沒有停息。
是呀,夢想,不論是誰,這個詞語都曾出現在我們的人生中。夢想在哪里?在你我的心里還是手里?浪漫主義者的夢想在心里,現實主義者的夢想在手里,不論何者,夢想這個詞,永遠充斥著我們的心靈,沒有夢想就沒有今天的世界,就好像沒有比爾蓋茨的夢想就沒有今天的微軟,沒有俞敏洪的夢想就沒有今天的新東方,沒有馬云的夢想,就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失敗者的夢想還停留在實現的可能中,成功者的夢想卻已經無限延續。青春之夢是我們所有人最初的人生追求,披荊斬棘,十年磨一劍,為的就是實現那個懵懂而又迷茫的青春之夢。正是這青春的夢想譜寫了我們不一樣的人生樂章,無論夢想能否最終實現,我們都會問問自己:“到底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歲月終會在青春的額頭上留下印記,而始終不變的是我們那顆追夢的心。
青春就應該追逐夢想,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雖然一路走來很辛苦,但也無怨無悔,因為我們時刻有夢想在心中,也時刻在努力著。尤其是我們年輕人,青春的心更容易被夢想牽動。尤其是當一種夢想與國家民族聯系在一起時,更容易讓人豪情萬丈。但正如“仰望星空”這個詞與“腳踏實地”連在一起時才有意義,我們談論夢想時,不能少了對“實干”的關注,“夢想”才不是一個凌虛蹈空的詞。
青春就是實干,不要總是抱怨這里的環境不好,那里的體制有問題,其實最大的問題也許是,你自己沒有首先行動起來。很多時候,我們總習慣把責任推給別人,推給一個抽象的體制,然后自己在那里理直氣壯地抱怨。無論是污染治理還是道德重建,很多難題的解決,其實首先要依靠每個人自己,每個人多做一點兒,在自己的崗位上踏實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就不是問題了。
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這片偉大的土地上蘊育著千萬個華夏兒女。在這一方凈土上有那么多為夢想拼搏和奮斗的人,他們把自己的夢想同中國的夢想結合在一起,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雖然今天的我們不需要經歷戰火的洗禮,但是我們有責任去弘揚民族精神,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古人云:修身齊家,就是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齊家,中鐵四局就是我的家,也是大家的家。只有站好自己的崗位,大家齊心協力,這個家才會更溫馨。(楊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