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人背后的女人心
記得有一期《非誠勿擾》的節目,當一位男嘉賓報出自己的家門“我是中鐵四局的員工”,欻的一聲,二十四盞燈齊刷刷滅盡。當時很是詫異,也未能真正理解個中緣由,只懵懵懂懂地認識到“做筑路人的女人很辛苦”。如今,自己也步入了四局,親身的所見所聞所感令我明白了這些男人們背后的女人是有多么的不易。然而,聚光燈下站著的永遠是筑路的男人們,卻忽略了對這些女人的關注。長時間的兩地分居,她們是如何獨自勇敢地面對生活,又是如何跨過一道道心坎,成為筑路人背后那個默默付出的堅強女人呢。為此,筆者試著帶領讀者朋友們一窺這些女人的內心世界,以第一視角更真實地還原她們對于自己丈夫的所思所想。
最苦不過離別
要問一座城市里什么地方四季如一的熱鬧,答案必然是火車站。是啊,火車站,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無數次滿懷著期盼,焦急地佇立在出口,伸長了脖頸四處張望,在人群中使勁地搜索著你的臉廓,迎接著你的歸來;又無數次在這里把你送上他鄉的列車,從此天各一方。而這一次,又是離別。
這幾年來,你跟著工程全國各地到處跑,一直聚少離多,還記得我們剛結婚不到一個月,因為趕工期,你被公司多番催促調回了工地。沒有期望中的蜜月旅行,也沒有新婚夫婦的花前月下,有的只是獨守空房的寂寞與思念。我失望過,也跟你抱怨過,卻無可奈何,漸漸地學會了理解與妥協。
今天,火車站依然是這么的喧鬧,人山人海,行去匆匆。廣場周圍的霓光燈閃耀,在夜幕下格外地絢麗,遠遠望去有種單反相機拍出的模糊質感。記憶中,已數不清經歷過多少次這樣的場景,熟悉而又陌生。坐在候車大廳冰涼的長椅上,你撫摸著兒子頭,做著最后的叮囑,卻是已說了無數遍“吃好穿暖”之類的話語。我知道,你舍不得我們,可是我們更舍不得你啊。為此,我跟你鬧過無數次矛盾,卻都無果而終,我不是恨你,只是需要一些情感發泄和安慰。既然做了你的妻子,就該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只是我還沒有準備好。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你還在親昵地作著囑咐,我卻已開始哽咽而說不出話來,這一別又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這一刻,時間過得很慢很慢,慢得讓我一瞬間便想到了曾經和未來;這一刻,時間過得很快很快,快得我已抓不住你離去的手腕。
候車廳里的廣播響了,一段優雅圓潤的女普,卻令我厭煩,因為它總是一次次宣布最后的離別。于是,你背上肩包,做了深情一吻,轉身擠進蜂擁的人群。兒子開始哭泣,聲嘶力竭地朝著通道口喊著“爸爸、爸爸”,淚水止不住地潤濕了他稚嫩的小臉,看著兒子,我再也忍受不住,將兒子緊緊地摟在懷中,泣不成聲。再往人群中看時,模糊的雙眼已尋不見你的背影,只剩兩個淚人兒孤零零地佇立在那里。
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不在身邊
還記得兒子一周歲的時候,你依然遠在異鄉的工地忙著那似乎永遠也忙不完的工程。此時正值午夜,兒子突然又開始發高燒了,全身滾燙,小手緊緊地握成拳頭。這幾日,天氣的驟變,兒子經常生病,我也跟著徹夜未眠。抱上孩子,將奶瓶和尿布等用品迅速地塞進提包,便匆匆出門往醫院趕去。昏黃路燈下的夜路,靜靜悄悄,偶有一陣涼風,卷起一地的落葉飄飄散散,即使在城市,入了秋的夜,原來也如此蕭瑟凄涼。
路上車子很少,小家伙在懷中輕聲哼唧,我只好邊走邊招手攔車。走走停停間,我又想起了你。為何在我們母子倆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不在身邊。你在的時候,你是我的依靠,是兒子眼中的大樹,現在我只能變得更加堅強,成為兒子的依傍。
終于坐上了車,趕到了醫院。急診室、收費窗、藥房、輸液室,一個手提口袋、抱著孩子的女人身影在其間穿梭。醫院很大,走廊很多,原本路盲的我現在也能輕車熟路地準確找到位置,是該欣慰還是該失落呢。
小家伙躺在了懷里,小嘴含著奶瓶,已經安靜地睡熟,鼻息輕緩,眼角還殘留著淚痕。輸液室里空蕩無人,靜默中又想起了你,這一次兒子生病,我沒有再告訴你,因為覺得沒有必要,就算告訴你,換來的無非是電話那頭無濟于事的一番噓寒問暖,倒平添你幾分擔憂。其實,我多么希望像其他夫妻一樣,可以朝夕相伴,一起看著兒子慢慢長大。然而,事與愿違,筑路人的妻子注定要比別的女人強大。
你是一個“喜歡”爽約的大忙人
兒子長到了五六歲,開始上幼兒班了,為了照顧你的工作,我最終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不遠千里奔赴你在的地方,只能將兒子托付給年老的爸媽照看。我們現在一個項目部,你的工作很忙,不是加班就是開會,往往回來得很晚。
這個情人節,定好了美滿的計劃,結果依然被爽約,一個電話便將你從我身邊抽離,為了項目的順利進行,你需要去業主那里匯報情況。于是,節日不再浪漫,只剩一堆郁郁寡歡的心事。錯過了情人節,也錯過了一家人難得一聚的親子照。原本計劃在送兒子回家上學之前拍一組親子照,又因為你工作的忙碌一次次被延期,最終兒子回去了,我們一家人的照片依然只存在于腦中的構想。在我心中,你是一個“喜歡”爽約的大忙人。
這看似某一人的心聲,卻該是無數筑路人背后的女人共同的內心獨白吧,她們曾經都或多或少地怨念過,爭吵過,甚至后悔過,但她們毅然堅強地挺了下來,并用自己的行動默默地守護著這個家庭,掃除男人們的后顧之憂。她們承受的更多的是心靈上的苦楚,無處言說,也無需言說,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為了家庭的美滿幸福,所以必須全部接受。其實,這群女人也理解自己的丈夫,不是他們不顧家,只因他們無可奈何,既然選擇了做一名筑路人,這是他們所要承擔的無奈與痛楚。如果還有下輩子,這群女人中該有很多人會說“再也不要找一個搞工程的男人了”,但這輩子她們既做了筑路人的女人,必會任勞任怨,成為丈夫和孩子的守護者。作為男人,我們已虧欠了太多,所以請務必善待她們,因為,她們才是最美的女人?。ㄉ圮婓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