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架、美食兩個好像沒有任何關聯的詞,卻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帶給我生活和工作上的信心。
作為一名鐵道建設者,每天最常打交道的就是鐵路,關于鐵路,好像已經成為了家人那般,密不可分。單位的工作性質流動性很大。項目部在哪,那里就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生活的吃喝住行都在這里進行著,雖然已經工作這么多年,但是每到一個新的工作點我總會感覺到有一些莫名的落寞,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會找一些有著當地的主要特色食物來品嘗,盡快的去增加對這個城市的熟悉感。俗話說“食有味,食亦有情。”其實,食物除了用來果腹,還總有著它獨特的文化內涵。這種底蘊深厚的文化內涵往往以鄉風食俗為背景,因而又是那樣地纏綿、淳樸和厚實。但無論是何種品味飲食,都會融入一種情也綿綿、思也悠悠的心境之中。
記得第一年上班是在大連,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這里全國各地的美食多不勝數。不得不說我是一個“吃貨?!倍液芴籼蕖男∥易钕矚g吃的東西就是媽媽做的菜,那種家的味道總是讓我的舌尖和心里很滿足。大連這種城市的海鮮總是那么“張揚?!泵?、龍蝦、鮑魚等等,是這座城市的特色。為了保留海洋的美味,大多數都不采用高溫烹制。記得第一次吃那里的生魚片之后我肚子一晚上都很不舒服,很想媽媽做的菜,很想回家。但是我堅持住了,因為我知道我不想讓家人為我的事而煩惱,后來的日子我一直嘗試著努力的適應這份工作,適應這種城市和它的一切。慢慢的我不再因為這里食物而肚子痛,我知道,我已經接受了這份工作,接受了這種城市,因為以后還要去祖國的很多地方。
第二個項目部是張集鐵路鋪架項目部,對于張家口和集寧這兩座城市我只知道我已經習慣了工作的流動性,忙碌的工作帶給我不斷的進步,讓我重新的認識鋪架工作的重要性。饸絡、毛糕、內蒙羊肉火鍋等等陪伴著我度過了張集寒冷的冬季。
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去了包頭、新疆、品味了不同的名族特色和風土人情,無論是包頭的土豆大包子,奶酪和甘甜的奶茶,還是新疆美味羊肉串、特色烤馕餅......都在我的鐵道鋪架路上帶給我美麗的生活色彩。為我工作添加了動力。不過,不管走到哪里,我還是最喜歡媽媽做的菜。
鐵路的味道,鋼軌的味道,橋梁的味道……這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努力的味道,這些味道,在漫長的時光中,與故土、鄉親、質樸、勤儉、堅韌等等情感與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頭!讓我更有信心鋪架出更多的鐵路,為張唐鐵路建設增加一份微薄之力。(汪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