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痹谶@片春花絢爛的江南之地,生活著這樣一個群體:她們為了祖國的鐵路建設,長期過著牛郎織女、聚少離多的生活,她們幾乎清一色是一個女同志帶著孩子,默默無聞的用后方的穩定支持一線職工的工作;她們就是八分公司宣城辦事處的全體女職工、家屬。
自從選擇了中鐵四局,她們清楚的知道,要放棄很多的天倫之樂,意謂著要耐得住那漫漫黑夜的寂寞,忍受那長長的思念之苦,承載著諸多的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她們即是母親又是父親,即是妻子又是孩子的老師,她們擔任多重角色,但又能從容應對。她們把孩子教育的鋼柔并舉,即有父親的堅強勇敢,又有母親的溫柔細心。什么勤儉節約、吃苦耐勞、賢妻良母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她們身上無處不體現著。她們當中不泛有才華橫溢者,她們個個心靈手巧、聰明能干,她們編織的毛衣、鉤的拖鞋、繡的十字繡等等……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她們一個人帶著孩子看病,一個人把孩子送到考場,一個人送孩子到大學……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工作,諸多事都一個人扛著,她們要比常人付出的更多更多……經過生活的歷練,她們更加的嫵媚堅強。
我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有這樣兩種樹:有一種“光棍樹”,原產于烈日炎炎的熱帶沙漠,因為嚴重缺水,為了減少對水分的依賴,只得慢慢脫葉,以至最終沒有一片葉子。而另一顆樹叫“落羽杉”生長在湖邊,長著無數根滕,以便蒸發悼過多的水分。兩棵樹懂得加減法,歷經歲月的滄桑,保存了勃勃生機。我想她們正如這兩棵樹一樣懂得加減法;雖然她們不能馳騁一線,但她們默默無聞的支持一線工作,軍功章也應該有她們的一半;她們雖然過著平淡的生活,但是她們充實而坦然;她們如盛夏的紫丁香,脈脈襲來,繞梁三日,余韻不絕;即便生活再艱辛,即便兩鬢添霜,她們也能笑對人生,她們的人生也一樣精彩!
黃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