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輕輕走向完美》有感
前一段時間,我細讀了畢淑敏女士的書《輕輕走向完美》,這本書從愛情、婚姻、家庭、工作、健康等方面講述女人對幸福的期盼,掩卷思之,頗有所獲。我最欣賞書中一句話:“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要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一個并不完美的人”,這個觀點和我是相通的,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在不夠完美的生活中才會有追求,才會去努力實現一個個目標,所以不完美的人生才是幸福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個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三月初,局工會組織女工開展了“幸福四局,書香家庭”讀書活動,在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清華大學彭凱平教授的一場《積極心態,幸福人生》的演講,他從五個方面闡述了中國社會對關于幸福的一些誤解:一是幸福是種虛幻的概念;二是幸福就是簡單的滿足;三是幸福就是我活得比你好一點點;四是幸福就是為人民利益犧牲自己;五是幸福就是出世、超脫、與世無爭。通過聽講,讓我對幸福有了新的認識,新的理解——其實幸福就是每天多一些微笑,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因為濃厚的興趣,專注而沉浸其中,對周圍的一切渾然不知;真實的幸福是要有一份愉快的心情、沉浸的感受、積極的聯系、意義的人生,行動的成就。
在我家,幸福來的很簡單,我和老公都是攝影愛好者,經常一起出去旅行,既鍛煉身體又能增長知識,欣賞到祖國的大好河山、美麗風光,每次采風回來,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看片修片,回味旅行中的快樂,沉浸其中,當發現到一張好片時,會興奮好多天,希望第一時間和好朋友一起分享,那種感覺,太幸福了。
我有幾個好姐們,經常在業余時間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公益事情,一起分享各種開心的事兒,一起暢談人生。今年春天,我們一起去聾啞學校當志愿者,和一群聽力有障礙的兒童相約在春天里——春游,這些無聲天使們天天都帶著耳蝸,靠著助聽器來聽聲音,來感知外面的世界。他們在很多人眼里、生活里會覺得不幸,感覺有這么一個孩子,人生就不完美,生活就不幸福。在活動中,我看到的全是孩子和媽媽(奶奶)的開心、快樂!孩子的一個吻,一個擁抱,一句并不清晰的“媽媽我愛你”,都是那么動聽、那么悅耳,只要是孩子們表達的,他們都很開心,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在這些媽媽和孩子的生活里,快樂、幸福就變得那么簡單,相互的陪伴和一起成長,就是幸福。
世界級的社會科學家費孝通先生的“人生十六字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意思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將自己做到完美,再幫助不完美的人做到完美,這樣,我們大家都完美了,天下就更完美了。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做自己,相信自己,跟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不盲從信條,不盲目攀比,你就是最幸福的。人無完人,因為不完美,我們才最真實,因為不完美,我們才最幸福。(常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