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轉眼又快到清明了。家鄉現在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桃花妖艷、梨花潔白,油菜花爛漫盛開,金黃色染盡田間地頭,勤勞的蜜蜂穿梭在花海里。
記得小時候家門口有兩株花,一棵梔子花,一棵月季,不知道是哪個姐姐栽的,一到春天月季花會從地下冒出許多嫩枝,要不了多久滿樹開的粉色的花朵,惹得附近學校的女生經常過來摘兩朵帶回家,有時不小心會被枝上的刺扎的亂叫……
每到這個季節,母親會從地里采一些蒿草切碎后摻入炒熟的米粉里,放一點咸肉丁做成粑粑,用油煎熟,這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一道美味了,至今記憶猶新!
春節過后母親會買來小雞小鵝回來養,雞大了下蛋是不讓我們吃的,母親要拿去賣錢供我們交學費,鵝養到春天時已退去鵝黃色羽毛換成白色的,鵝食量很大,每天早上天剛亮我就要把它們趕到野地里吃草,一邊背課文一邊看著它們不要吃莊稼。記得上初中時我喜歡上看小說,早上偷偷的夾在衣服里帶出來看,母親不知道啥時候知道了,可能是弟弟告的密,把我抓回來一頓好打,記得那是母親打我最重的一次。母親沒有上過學,她讓我們姐弟四人全部讀書,自己默默地扛過家中一切,在她看來農村孩子讀書是唯一出路,她所能給予子女的就是希望。
母親從小失去父母,在她叔叔家長大,嫁給父親時才十六歲,父親在貴州鐵路上班,有時一、二年才回來一次。我們姐弟四人都在上學,幫不了她忙,母親白天要去生產隊掙工分,放工后又要去自留地里施肥除草,夜里一盞油燈下圍坐著一家人,我們做作業母親陪我們補衣服做鞋……,這一幕畫面我永生難忘!
母親好強,家里地里挑水挑肥像個男人一樣;母親慈孝,父親常年不在家,是母親為奶奶養老送終;母親熱心,鄰居里誰家有事她總是盡全力幫忙。母親的堅強、擔當、感恩的品德影響了我的一生。
母親用她柔弱的雙肩擔起家庭的重擔,甚至是整個家族的責任。母親在我初二時身患癌癥,那時不到50的她已是滿頭銀發,但她依然樂觀堅強,也許我們那時還小她怕影響我們學習,一年后我那苦難一生的母親熬盡點亮我們人生的油燈。
母親走的那天,靈柩路過的每戶人家都放起了鞭炮,那是我們村第一次這么隆重為亡者送行,母親用她做人的品質贏得自己最后的榮耀!
每年清明時只要單位走的開一定回去,為父母燒上紙錢,心里念叨著父母走后這些年所有委屈和成績,跪在父母墳前一霎那心里無比寧靜,像一個佛教徒般虔誠,希望父母在天國快樂不要再為子女牽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窗外寂靜的夜空中飄蕩著雪花,北方的三月還是寒冬。故鄉的親情、鄉音、一幕幕在眼前浮現,仿佛在招換游子回家的路?。ㄓ嘟饦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