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是中國人心中不變的坐標。那里有我們最為在乎的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里也有我們最惦念的味道,“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哪怕月亮,都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一份思鄉情,讓我們能夠永遠記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思鄉之情總是國人自古以來難以排解的憂愁,似乎只有回到那個土生土長的地方才能釋放真正的自我。從前車馬書信很慢,一山一河便是不可跨越的距離,家書也便無比的珍貴;如今高鐵穿山越嶺,移動網絡使得天涯咫尺,飛速發展的科技手段總是在想盡一切辦法來壓縮時空,卻依舊不能抹去對故鄉的思念。
小童是單位新來的一位南方姑娘,第一次在北方過冬的她總是有些不適應,每次在街上看到地方小吃總會情不自禁說上一句“等春節回家了,我一定要好好吃一次街邊的那家xxx,要豪華版的,吃個夠?!睂τ谶@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孩子來說,能吃上一口家鄉的美食一直是她心里最幸福的事。
單位老喬家在安徽,一千公里的距離讓他每次回家都要用上將近一天的時間,老喬說,往年都是兩個月回家一次,自從疫情爆發以后便不再輕易的回去了,就怕休假期間疫情突然爆發被封閉在家里回不來。提起家里的妻兒老小,老喬的臉上總是帶著洋溢著一絲笑容。
門師傅年過花甲,生在安徽長在江蘇的他,幾十年的工作游歷早已對地域差異淡然了,只是本該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卻苦于和遠在深圳的小孫子見不到面,對他來說,所謂家鄉,不過是一家人可以歡聚一堂。
中國人最不愿意面對的一種情境就是背井離鄉。飲水思源,這口井便成為了一種象征,它代表我們的根,我們的家鄉,承載著“畫圖恰似歸家夢,千里河山寸許長”的離愁。
或許只有真正離開家鄉,才明白國人這份對河流、對土地的情感。我想很多人都在期待著,當疫情真正地散去之后,到自己向往的地方,回去見一見自己這么長時間都無法相聚的親人、朋友、愛人。
上一條:書院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