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豆腐,高湯豆腐咧!”小時候,只要聽到小販的叫賣聲,我便急忙跑回家,拿上一個粗瓷大碗,再向外跑去。
吃飯時,飯桌上便多了那個粗瓷大碗。碗里的豆腐雪白柔軟,凝似膏脂,上面撒著一層紅彤彤、油汪汪的辣子。一家人爭相搶食,你一口我一口美美地品著。母親心疼我,特意為我挖出一小碗,我端過碗,立刻舀起一勺來,豆腐哧溜一下就到了嗓子眼,細膩滑爽,柔若無物。味道,真是美極了!以前走街串巷賣豆腐的,都是肩挑著擔子。一頭是瓶瓶罐罐,裝滿了各種調味品,另一頭則是剛出鍋的豆腐。豆腐要當天做當天吃才鮮美,所以,做豆腐的人家,都是特別勤快的人家,半夜里就起床磨豆子,豆腐出鍋正好天亮,將新鮮的豆腐放到特制的保溫桶里,早早地挑出來賣。
豆腐用黃豆加工而成,制作要“精”而“?!薄>?,是指選料要精。黃豆要一粒粒精選的上等黃豆,不允許有一點雜質;水必須是深井里的甜水,被曬過后再用。專,是說技術要專,也就是“點”鹵水的技術。俗話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豆腐只有點得剛剛好,才成為風味獨特的豆腐。欠了,少了韌性,就成為稀稀薄薄的豆腐腦;過了,就成了老豆腐,沒有入口即化的柔嫩滑爽。
為了顯示自己的豆腐品質好,賣老豆腐的人喜歡用一種平底勺——好似一只圓形的鐵片,來給食客盛碗。手腕轉動,一勺勺舀起來,如片片雪花翻飛著落入碗中,不散也不碎。
豆腐吃法講究,主要在于調料的配制上。一般有高湯、辣椒油、花椒水、麻汁醬、韭菜花等湯料,最后蓋上一大勺干炸紅辣椒末。而其中最關鍵也最具神秘感的就是高湯,大多以熬制的大骨湯為底料,再配以多種可調味、可養生的中草藥,凡是在家鄉賣出名氣的豆腐,無不是因為高湯料調的好,屬于密不外傳的商業機密。雪白的豆腐,被鮮濃的湯料一澆,很能撩撥人的食欲。所以,我的家鄉唐山早餐大家多是一碗豆腐,一個茶雞蛋,一個饅頭。一口饅頭一口豆腐,咸、香、麻、辣、鮮,非常過癮。
長大后,離開家鄉,可是不管走到哪里,最愛的、最懷念的,還是家鄉的那碗豆腐。期待著,春節回家,我還能如兒時一般,吃上一碗味道鮮美,略帶麻辣的高湯豆腐。
上一條:保供進行時,一個監控人的奮斗
下一條:白衣戰士-人間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