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兒時,蒸汽機車就在我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第一次見那噴煙冒火的龐然大物,嚇得七歲的我一下子鉆進媽媽的懷里。媽媽告訴我,那是“解放型”蒸汽機車,可以帶我們去爸爸工作的地方——皖贛鐵路建設工地,去看外面的世界。我頓時忘記了害怕,不由得對這黝黑的鐵家伙肅然起敬。
我長大了,懷著兒時的火車情結,我和父親一樣光榮地成為一名鐵路工作者,在當時的鐵四局運輸工程處(即現在的八分公司)從事機車檢修工作。從此,便與機車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不算太長的職業生涯中,我也親身經歷了機車由蒸汽向內燃的轉變,感受到了我們國家鐵路事業的蓬勃發展。
我們運輸工程段檢修車間有20多位師傅。蒸汽機車頭上有一萬多個零部件,所以,我們有著細致的分工,有包修、鍋爐、走行、洗爐、制動、電焊、探傷、車電等工種。老師傅都是和蒸汽機車打了半輩子交道的行家,對于機車的修理、裝配,都了如指掌。每天上班,我都穿起工作服,戴好手套,跟在師傅后面,來到待修機車旁。師傅對照著報活單,拎著檢點錘,這敲敲,那敲敲,跟我說故障,講原理,開始了辛勤的工作。說真的,修理蒸汽機車確實是個辛苦活,火車上的零部件都是煤灰包裹,再加上車上的各種潤滑油,混在一起又黑又臟,經常弄得我們臉上、身上都是油污。有個調皮的師傅編了句順口溜:“遠瞅像要飯的,近瞅像拾炭的,仔細一瞅是修火車的?!痹诠ぷ髦?,我們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每次順利交車都是我們這群檢修工人最高興的日子。一臺臺滿身故障的機車,在我們這些能工巧匠的修復下,重新回到“大京九”鋪架工地上,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和贊美。伴隨著汽笛的高亢鳴叫,火車頭噴出巨大白煙如積雨云般升向天空,旋即,白煙又變成水蒸氣撒落下來??吹竭@一切,我想:醫生救死扶傷,是人們心中的白衣天使,我們修理機車,排除故障,難道不是祖國鐵路事業上的“白衣天使”嗎?
在那個煙囪林立的年代,蒸汽機車牽引著社會工業的發展,但是蒸汽機車效率低,污染重,速度慢,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發展。自2001年以來,八分公司陸續引進了東風4A,東風4B,ND2型內燃機車,擔負著合寧、合武等高速鐵路建設鋪架任務。內燃機車速度快,能耗低,污染小,電氣智能化程度高。為了適應“內燃機車時代”我們檢修車間工作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現在我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我們的工具也發生變化了,修蒸汽機車使用黑大錘,大扳手,大撬棍等,現在我們使用小螺絲刀,智能萬用表,小扳手等工具。為適應內燃機車修理的需要,單位還購進了大批檢測設備。現在的我已經從一名蒸汽機車修理工轉型為一位內燃機車修理工。每當想起這一變化,我都不禁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