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兵建于共和國之初,成立于1948年7月,1984年1月退役,軍齡只有短短的35年,卻是功勛卓著、可歌可泣的35年。面對著艱難險阻,鐵道兵披荊斬棘;面對著流血犧牲,鐵道兵視死如歸。在這35年里,共記載有8314名英烈為國捐軀!
50年代: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們不是正面作戰部隊,是保障運輸、后勤供給。但他們犧牲人數比例卻比一線戰斗部隊高出很多。面對敵人的狂轟濫炸,他們用肩挑手搬,用血肉之軀筑起打不爛、炸不垮的鋼鐵運輸生命線。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打出軍威!國威!
60年代:在無外援、自然災害頻發的年代,為了建設新中國。鐵道兵憑著滿腔熱血,原始簡陋的工具,為祖國修筑了四通八達鐵路網,這些鐵路至今還擔負著繁忙的運輸任務。其中滇黔鐵路(貴昆鐵路)、成昆鐵路、嫩枝鐵路、京原鐵路等地處大西南、東北、太行山區,自然環境惡劣,地形、地勢復雜。以當時的條件修建,可謂是比登天還難!其間還有許多部隊參加了援越抗美戰爭。鐵道兵憑借滿腔熱血和憾天動地的氣勢!大無畏的精神!為祖國建設打下夯實的基礎。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70年代,襄渝鐵路艱苦攻堅時期,鐵道兵合計投入23.3萬部隊。襄渝鐵路穿越鄂、陜、川三省交界的叢山峻嶺與急流險灘,橋梁和隧道占全線總長的46%,在陜西境內215公里,橋隧比高達81%。這樣的高占比造成了施工的高難度,也造成人員傷亡率大增。他們無視天險、無畏犧牲!創造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鐵道兵軍齡最后的三年里,雖然人員大幅裁減,但在為祖國建設的各個領域里,軍齡不息,戰斗不止!鐵道兵雖以遠去,歷經戰火錘煉的英雄鐵軍,無畏艱難險阻的筑路團隊,英勇前仆后繼的熱血將士,請讓我們記住鐵道兵的豐功偉績。記住那些英勇的部隊!記住英雄的前輩!永遠的鐵道兵精神!在新時代的祖國建設大潮中,我們新時期的筑路大軍要把鐵道兵軍魂永遠傳承。把祖國建設的更美好!
上一條: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下一條:我和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