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
清淺歲月匆匆過,又是一年端午時。又到了玉粽飄香,艾草搖曳的日子,空氣里似乎處處彌漫著玉粽與艾葉交雜的清香。美好的回憶猶如一部不停轉動的錄像機,時常把我帶回到那兒時的幻影之中。
那時的我們,總期望著天天過大年,日日迎小節的,可以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端午節在我童年的記憶中也是十分甜蜜的,吃粽子、插艾葉、觀看賽龍舟等,大人們則在廳堂忙活著,鄰里鄰外一起包粽子,處處洋溢著熱鬧的節日喜慶。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的,當年,屈原壯志未籌,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被外來侵略者掠奪,心內悲憤交加,于五月初五那天,投進了波濤滾滾的汨羅江……從此江河中有一顆千古閃爍著的不屈心,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人們為了緬懷屈子,以粽子寄思,后來慢慢演變成了游子的思鄉之情。
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當年追逐打鬧的孩子們早已步入社會,為理想、為生活努力奮斗著。很多在項目工作的一線施工人員,都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漂泊的心早已感到孤獨和疲憊,特別在像端午這樣的節日里,思鄉之情猶切,也只能打個電話報個平安,說句“端午好”。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端午的味道越來越濃了。
端午的情結,故鄉的情結,以親情的線緊密相連的,像粽子的包裹方式,永不改變、、、愿歲月靜好,愿親人安康,愿端午節永遠沒有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