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通項目部,有這么一群80、90后,忙碌在艱苦的施工一線,用自己的努力與付出,迎接一個又一個挑戰,用智慧和汗水,繪就令人動容的青春畫卷。
“人人都說工地辛苦,但既然選擇了中鐵,來到了項目,就應該盡心盡力把本職工作干好”。陳鎖,一個94年出生的小伙子,已經在集通項目工地摸爬滾打了一年多,原本白皙的皮膚早已變的黝黑,隨手翻開他的筆記本,每一頁都詳細、清晰的記錄著每天工作和學習的新知識、特別注意的事項等。作為項目制梁場的技術員,不僅要編制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還要指導安排施工班組作業程序、合理組織人力。陳鎖深知自己肩上所負的重任,一向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他,在工作中更嚴謹、更細致。混凝土澆筑時經常是通宵達旦,加班加點已是“家常便飯”。
32歲的姚東風被任命集通項目部的物資部長。年輕不大就當上了物資部長,不少同事羨慕不已。姚東風卻更加努力?!耙郧霸趧e的項目部有師傅教,同事幫,可現在什么都要自己獨當一面”。今年8月初推進的大板站改,一上場就要搶工期,面對鋼軌、道岔、枕木、鋼筋、地材等十多種物資供應,姚東風費盡心機。“那段時間,我的手機每天要充兩次電,因為搶趕工期,古語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只有時刻緊盯材料到哪里了,才能確保物資及時供應?!逼骄畞矸昼娋鸵蛞粋€電話。為了能爭取材料早點到場,有時候姚東風拍著桌子和供應商溝通,有時候又拉家常式的和供應商交流,各種軟硬兼施的手段都用上了。
80后的張少男是集通項目部專職安全員,由于天天跑現場,皮膚被曬得黝黑發亮。中等個頭的他,每天都像打了“雞血”,在工地上跑來跑去,一身汗水和塵土,但是他從不叫苦叫累。他經常采取“正面引導加苦口婆心督促”的方式,在施工作業現場,察情糾偏,查漏補缺,有時候一個班就是站立五六個小時。為增強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張少男還經常在吃飯時間,人員集中的時候,跑去作業隊跟施工人員講解正確使用安全勞保用品的重要性和規范方式。經常是別人已經吃完飯了,他才回項目部。集通項目部取得迄今為止安全生產零事故的好成績,有青年們的一份功勞。(集通辦)
稿件錄入:集通項目部 責任編輯: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