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8點,集通鐵路K602+512左側,中鐵四局集通項目部寬敞的制梁場上,混凝土運送車徐徐駛入,一旁的吊車緩緩伸展大臂,隨著現場負責人一聲令下和一陣“噼噼啪啪”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第一斗混凝土開啟了艙門,項目試驗室主任宋開軍迅速對料斗艙門流出的混凝土取樣,做坍落度試驗。作業人員在吊車配合下,嫻熟地推著料斗在預制梁模板上均勻澆筑混凝土。在這陣忙而有序的場面中,大板站站改K602+512公跨鐵橋梁攻堅戰役正式打響。
隨著一斗斗混凝土連續澆筑和搗固棒不斷振搗,混凝土迅速流入預制梁模板底板。制梁場技術主管陳鎖忙著對各項技術數據進行復測,檢查變化情況,確保結構尺寸?!按舜螡仓?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32" style="display:none;line-height:0px;">?35米箱梁,是集通鐵路大板站站改K602公跨鐵橋梁第一片梁?!?nbsp;在混凝土澆筑間隙,陳鎖向筆者介紹說。畢業于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陳鎖,雖然在項目部工作才兩年,臉龐和兩只胳膊已曬得黝黑?!盀榇_保第一片梁首制成功,我們技術人員多次進行箱梁預制技術討論,并對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從沙石料選擇,到模板的調裝、打磨、清潔,鋼筋的綁扎、墊塊的安放,每個步驟和細節都安排專人現場把控,所以今天現場作業進展非常順利”。交談中,這名年輕一線工程技術人員的成熟、自信,開始顯示出來。項目經理朱家坤在一旁仔細觀察混凝土入模和振搗作業情況,對搗固棒的插入位置和深度都提出明確的要求。預制場區的另一端,十幾名工人正忙著捆綁底腹板鋼筋,切割鋼材。47歲的外協勞務工王建軍戴著墨鏡、拿起電焊機,對準鋼筋十字架連接處,按下開關,高溫下的焊條迅速燃燒,火花四濺,不到一分鐘,鋼筋模型上橫豎交叉的幾個點被固定得嚴嚴實實。三伏時節,頭頂是艷陽暴曬,身前是焊花烘烤,身著防護服的王建軍不一會便渾身汗水濕透。已經與中鐵四局合作10多年的王建軍感嘆說,“雖然離家遠一些,干活辛苦些,咱外出打工,不就圖個掙錢養家嘛。跟你們中字頭的國企隊伍干活,工資有保證。”說完,王建軍又埋頭繼續干起活來。
混凝土運輸車來回穿梭,吊車在往復運轉,混凝土一斗斗注入模中。工地監理和安質部人員現場全程監控。經過一天的精心施工,K602公跨鐵第一片梁澆筑成功,為大板站改工程加快推進和勝利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孫憶林)
稿件錄入:集通項目部 責任編輯:大板站改第一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