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兩會”閉幕,大部制改革,鐵道部職能一分為三——跟鐵路關系密切的央企將何去何從?是盲目轉型,還是理性發展?作為中國中鐵的三級企業,我們八分公司未來幾年的規劃又是什么呢?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企業要發展,一定要有清晰目標,深刻理解自己的使命及愿景;要圍繞外部環境變化,調整市場定位,采取靈活方式,適應市場需求;要突出內部流程再造,加強供應鏈管理,打造核心競爭力。
3月21日,國資委監事會主席時希平,07辦主任夏策明,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馬力一行在局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河川等陪同下,蒞臨我公司調研指導工作。
在聽取公司總經理李朋謙關于公司近幾年市場營銷、施工生產、企業管理等的情況匯報后,張河川簡單介紹了八分公司在四局的角色定位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對八分公司“五大板塊”尤其是臨管運輸、城軌交通和海外工程所取得的不凡業績給予了肯定。
馬力指出,一直以來,八分公司行業特點明顯,專業優勢突出,在高鐵鋪架領域立下汗馬功勞,現在涉足的其他領域關聯性很強,對市場需求反應敏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顯著增加,發展勢頭非常好,職工收入也隨企業效益同步增長,希望今后繼續加大營銷力度,加強管理、提增效益。
夏策明指出,此行對八分公司印象深刻在于:榮譽頗多、實力不俗,技術上有絕活,管理上有創新,表明全體員工做了很多工作,下了很大功夫,八分公司“不輕易放棄自己熟悉的領域另搞一套”、“尋求管理差異化”、“做好加減法”、“理性延伸產業鏈”等做法,值得很多央企借鑒。
時希平指出,這次來四局,看了兩個施工現場,參觀了局總部和兩個子(分)公司。“百聞不如一見”,總體感覺是員工精神狀態好、領導班子風氣好、現場頑強拼搏業績好,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思路很清晰,作為中國中鐵的“標桿企業”,四局名至實歸。八分公司是四局的“老先進”單位,持續保持在四局“第一方陣”,實屬不易;頂住“7.23”的巨大壓力,在非鐵路市場殺出重圍、再創新高,更是難得。
時希平強調,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很多央企都在談轉型、搞轉型,由于準備不充分,結果垮掉了。八分公司現任領導班子很沉穩、在狀態,能夠明晰自身的優勢、劣勢,腳踏實地結合企業發展和資源配備認真梳理五大板塊,用心做好加減法,這一點令人欣慰。八分公司要在四局的支持和幫助下,奮力開拓臨管運輸市場,搶抓“疆煤外運”的大好機遇進駐新疆市場,力爭第二條、第三條“朔黃線”;不光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擁堵現象也在加劇,地鐵、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八分公司要在現有的業績基礎上,力爭占有更多市場份額;八分公司今年有 42個在建項目,政府履新、大干高峰,勢必帶來各項管理上的嚴峻考驗,四局已三年“零事故”,希望八分公司通過管理提升、加強執行力建設等多措并舉,克服萬難、狠抓落實,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聆聽完幾位領導的講話,張河川代表四局表態:感謝時主席一行抽出寶貴時間來四局調研,時主席等領導的表揚和期望是一種鼓勵,更是鞭策。今后,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安全質量管控、管理創新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我們有決心也有信心把四局發展得更好,履行好央企的社會責任,履行好國資委要求我們“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托。
調研期間,時希平一行還饒有興致地參觀了公司榮譽室,對企業注重人文建設大加贊賞。
局董監辦主任徐俊峰、副主任武建東,公司黨委書記馬宜宏等在家領導參加了此次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