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下午3點,京沈運架項目部架橋機組成員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進行運架設備調頭工作。
為順利完成調頭工作,項目工程部根據前期詳細的調查資料編制了科學的調頭方案,確保后期施工生產順利進行。下午3點,架橋機組成員根據調頭方案開始馱機準備事項。一是檢查機械性能狀況,特別是制動系統,不讓機械帶病作業;二是保證運梁車馱機作業范圍內無障礙物,防止架橋機碰撞;三是架橋機身長79.5m、寬7.7m(上部最寬處9.5m高于一層梁面),高9.27m、前支腿懸起后至架橋機前段距離18.2m,前端翹起高4.1m,根據以上情況確定運梁車調頭的走行路徑和梁場調頭區域,梁場需要清空半成品存放區。四是現場統一指揮,保證各個環節有序進行。此時,夜幕已經降臨,隨著警報器聲音的發出,運梁車開始馱機,馱機行駛里程為4.87公里,運梁車在馱機的狀態下每小時3公里,需要1小時40分鐘左右到達梁場。到達梁場調頭區域時已經是晚上7點30分。
通過事前的溝通,梁場提供的調頭區域為219m*77m,在有限的狹小的空間,進行精準定位,加之夜晚光線的模糊,運架設備完成180度調頭,是對操作司機駕駛技術的雙重考驗。經過一次次地調整和移動,終于在晚上9點30分完成JQSS900架橋機調頭任務。(段云艷 曾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