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崩畎走@首送孟浩然詩,曾無數次激起我游覽揚州的念頭。又是煙花三月,終于了卻“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心愿。
揚州是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隋唐時期已聞名天下。清朝時,由于康熙、乾隆皇帝屢屢南下,而揚州又是必經之地,這里就更引人注目。揚州充滿人文氣息,古往今來出了不少文化名人,如清朝的“揚州八怪”,現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等都與揚州有著深厚的淵源。
悠久燦爛的歷史給古城揚州留下了點點勝跡,城內遍布古典園林,帝王遺跡、千年古剎、亭臺樓閣,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揚州的景色首推瘦西湖。揚州的瘦西湖并不遜色于杭州的西湖。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西子姑娘,那么狹長的瘦西湖就是一個比西子姑娘更柔美的絕代美人。瘦西湖的風光旖旎,綠水蕩漾。它的美在于時寬時窄的湖面和西岸丘阜間,相形度勢布置的建筑物和栽種花木。細雨微朦間,泛舟在湖面上,湖中洲嶼散落,岸旁亭園不斷;樓臺亭閣,水榭回廊,相互襯托,彼此借景,別有韻味在其間。
瘦西湖最引人注目的是綽約多姿的五亭橋,造型美觀別致,如同一條彩帶束著瘦西湖苗條的腰。橋上五亭飛檐翹角,典雅瑰麗;橋下伸四翼,縱橫大小15個卷洞,各洞彼此通連。從里向外看,每個洞外皆有一幅不同的景色。每當皓月臨空,洞洞各銜一月,銀光蕩漾,如得15輪圓月。一時波撼星漢,眾月爭輝,為瘦西湖上奇景之一。
從瘦西湖乘游船北行,一路風光旖旎,綠水蕩漾;樓臺亭閣,水榭回廊,互相襯托,一彎就有一組景,一會兒便抵蜀崗平山堂下。立于堂前,憑欄遠眺,長江南岸的排排峰巒,清清楚楚地呈現在眼前,形成“遠山來與此堂平”的意境,真是耐人尋味。歐陽修曾在此處寫下“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中堂前楊柳,別來幾度春風?”的佳句。三月堂前瓊花盛開,比霜賽雪,隨風而舞,瓊花和隋煬帝的典故就這么真真切切地涌上心頭,平添一分愜意。
揚州的柳是獨一無二的。揚州氣候溫和,地勢平坦,河汊縱橫交錯,水源充分,土地濕潤,宜于植柳。據史載,隋煬帝下巡江南后,先是在新修的運河邊植柳,皇帝帶頭種了一棵,后來一直種到揚州。河邊植柳一則為了護堤,二則為了遮蔭,再則為美化。隨后,揚州遍地植柳,楊柳成了揚州的象征。
組照系佳能A620傻瓜機拍攝,曝光未補償,F/4,1/500,焦距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