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直從事于城市軌道項目,無緣接觸站改,最初的印象來源于我的領導對我說的一句話,他說,無論我們干什么,只要有站改精神,再難的工作我們都能克服。對這句話,當時我不屑一顧,沒這么夸張吧?
2011年七月七日晚,懷著一種見識一下真正站改的心態,我參加了長安集的道岔插鋪。
晚六點,獨自一人來到即將施工的現場,一片不大的場地,卻井然有序的擺放著各種工機具,像個超市,小到一把錘子,一眼望去就能找到。即將插鋪的道岔也已被武裝好,像個龐然大物安靜的躺在那里,一切都是靜悄悄的,兩個小時,能行嗎?
晚八點,這片安靜的讓人窒息的場地突然間熱鬧起來了。發電機的轟鳴聲,指揮者的吆喝聲,夾雜著工人師傅摩拳擦掌聲,仿佛大仗來臨前的一首動員曲,讓人緊張而亢奮。點前最后一次檢查,最后一次交代叮嚀,數盞照明燈打出的燈光下, 奔走著一個個不知道姓名的建設者……
晚十點五十分,現場又一次恢復了平靜,所有人員都已就位,有屏住呼吸的,有蠢蠢欲動的,就像運動員專等著發令槍響般,時間在倒計時。
晚十一點,隨著一聲哨響,施工正式開始。兩組作業人員齊動,一邊是拆除既有線路組,割軌,扒砟,拆扣件,翻軌,抬枕,平砟,另一邊道岔撥接組,穿滑軌,升岔,放走行輪,橫移,縱移?!捌巾牡目禳c,抬枕的跑起來”“滑軌擺正,輪子放穩”,一片不大的場地兩百來號人,工序繁多,交叉作業,卻顯得井然有序,忙而不亂。臨線預報來車了,“防護繩拉起來,口哨吹起來,大家看緊點”
晚零點,舊線拆除,新岔到位。“來,一鼓做氣,恢復線路,確保開通”有人在喊。
零點十分,天公不做美,下起了大雨?!安灰?,接著干,這是老天在考驗我們呢。”又有人在喊。
此時的現場,機器仍在轟鳴,雨一直下,卻絲毫沒有影響大家的干勁,手滑了,地上蹭蹭,眼睛看不見了,拽起衣服抹一把,汗水,雨水,油水,渾然不知。
……
雨停了,線路也提前恢復了,我又碰到了我的領導,“看,這就是站改,準備要充分,組織要嚴密,過程要有序,人員斗志強,只能贏,不能輸,因為我們代表著四局的形象,扛著四局的品牌.'
腦海里突然想起二戰時蘇聯紅軍流行的一句話:我們已無路可退,因為我們的身后就是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