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科達勒維耶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人有了榜樣,就有了奮斗目標,有了力量。好的榜樣會影響人的一生——而父親就是我和哥哥最好的榜樣!
父親修了一輩子的鐵路,從沒有過怨言,每次他從單位回到家里,總是有說不完的話,總是樂呵呵的。他見多識廣,走南闖北,游歷了整個中國,在我們的記憶里,好象沒有什么事能難倒他,從小我們就以父親為榜樣,希望長大能像他一樣,成為鐵路建設大家庭中的一員。
兒時,鐵路給我最初的印象,就是母親晾在院子里的那床印有鐵路路徽標志的床單。母親說:“那是爸爸在單位工作突出,單位獎勵的,睡在上面能夢見爸爸”。由于崇拜和思念父親,印象中,睡在印有鐵路路徽的床單上面,好象真的夢到爸爸。那時候,要見爸爸,總是要坐好長時間的火車,而且還經常會到不同的地方,爸爸的單位經常更換,流動性非常大,常常給我帶來許多的新奇,每次見到爸爸都非常的興奮。那時我想,爸爸的工作可真好啊,長大了我也要到這樣的單位上班。每當打開黑白電視,看到蜿蜒曲折的鐵路、風馳電掣的火車時我就會想起爸爸,不自覺的去尋找爸爸的影子,幻想自己成為一名鐵路工人的樣子,編織著自己美麗的夢。雖然那臺黑白電視機隨著時代的變遷早已換成了彩色電視,可那留在腦海里美麗的鐵路畫面至今還清晰可見。
上小學時,老師在黑板上寫著“教師、醫生、警察”等職業讓同學們來回答長大了想干什么?大家都會說出自己心中崇高的理想。當老師問及我時,我父親的身影不自覺的在我的腦海浮現,我毫不猶豫的回答:“我要當鐵路工人!”老師又問:“為什么”?我說:“因為那是我懷揣的永久夢想”。
時間如白駒過隙,忘了什么時候起,泛黃的日歷早已被我用紅筆圈到了2010年。轉眼間,父親已經在中鐵四局打拼了三十多年,而我和哥哥也長大成人,我們一起踏著父親的足跡,帶著共同的夢想,來到父親當年工作的單位。當我第一次身穿工作服,頭頂烈日、站在海南東環鐵路5千米長的萬泉河特大橋上時,我知道兒時的夢想終于變成了現實。
“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轉眼我已經工作了兩年。 烈日下的炙烤、寒風中的凜冽以及“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那種對親人的思念與孤獨,曾讓我思想動搖過,但最終我還是堅持下來。因為我想起了心中屹立的榜樣,看到了“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的父親……
父親的一生不知道修了多少條鐵路,一般人是遙不可及的。父親常年在外,多年陪伴他的除了一望無際的鐵路、堆積如山的石渣、徹夜不休的機械,漫漫難熬的長夜,無邊無際的思念,剩存的角落里裝的都是滿滿的辛苦和疲憊。父親如今已年近六旬,至今仍在中鐵四局八公司合蚌項目部工作。母親時常勸他,該回家歇歇了,父親只是抽煙不說話,其實我們大家心里都明白,父親是難以割舍的是對鐵路的那份情、那份愛……
記得2010年春節,由于工作關系,爸爸不能回家過年,我和哥、媽媽約好一起到父親的單位去看望他。父親見到我們,高興的嘴都合不上,臉上始終帶著愉快的笑容。我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工作,雖然我說了很多 ,可哥哥說起工作真是夸夸其談,無休無止,眉飛色舞,母親忍不住說哥哥的談吐舉止越來越象父親年輕的時候。
端午節回家,我看到侄兒在電視,電視節目是關于修建鐵路方面的內容,侄兒聚精會神非常專注,使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坐在電視機前尋找夢想的情景。于是我禁不住問侄兒:“長大了你想干什么呀?”,侄兒眨眨眼睛,然后小手指著父親的相片說:“我要象爺爺一樣,長大了我要開火車!”他的回答,讓我眼角濕潤,內心充滿了幸福。這就是榜樣的力量!我相信,有一天他也會延著我們的足跡不斷追求下去,我們的青春、生命都將隨著鐵路不斷向前延伸……
(段夢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