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特殊的個人愛好,或靜或動,五花八門,各有不同,說起我的個人愛好,就顯得有點偏雜了,這些年在項目上,緊張工作之余,常常三、五同事聚在一起,下下象棋、打打撲克,或者有時就相邀散散步,打打乒乓球。對如對抗激烈的打籃球年輕時就不特別愛好,如今就更難得參與了,5月調到沈陽地鐵項目后,由于受到現場活動場地的限制,下象棋打乒乓的愛好只好暫時放下,我對北方當地特有的一項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這就是抖空竹。
說到我學習抖空竹,其實也很偶然的。從7月中旬起,沈陽當地的天氣特別熱,也黑得特別晚,每天下班吃過晚飯后,我都會和同事相邀結伴到項目部駐地外面四處散散步,沿街道走上兩三公里路,不緊不慢活動量不大,借以消消食。偶然發現邊附近的居民社區晚上都有活動,幾十個人排成兩隊和著音樂的節拍,跳著佳木斯快樂舞步健身操,格外熱鬧,這邊的草地上,還有三、五個退休職工模樣的老同志雙手拿著竹桿,在玩耍一個紅色的玩意兒,嗡嗡作響挺有意思的,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就是北方常見的空竹,于是就上去試了試手,別看小小的空竹,可做到起好勢要把它抖起來還真不容易,這一下還激起了我不服輸的勁頭,想到自己在沈陽還得干上幾個月,這些老同志正好是現成的老師可以請教,第二天就抽空到體育用品商店買回了兩個空竹,單頭和雙頭的各一個,當天晚上下班后就準備操練,一上場才知道,原來空竹有好多種,有活軸的有死軸的,有防震的有不防震的,市面上的空竹價格從十幾元、上百元不等,甚至還有更貴的,相差很大。而我第一次買回的兩個空竹都是死軸的,新手根本玩不了,于是在第三天又買了個單頭活軸的空竹,開始拜師學藝,學起了抖空竹。
現在想一想,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都是不容易的,抖空竹也是這樣的,剛開始什么都不懂,我就主動虛心地向場上的老同志請教,結果光是學習練抖空竹的起勢就用了4天左右時間,然后開始學習盤絲,堅持了一個月時間,費了好大勁兒才學會了立盤,終于能把空竹抖起來了,幾個簡單動作下來,也能讓空竹圍繞自己上下轉上幾圈,當時多少還覺得有點自得,結果有一天想起到電腦上網搜索一下,查看了抖空竹的視頻,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身邊的老師最多算空竹愛好者,水平著實有限,總算明白抖空竹是非常講究基本功的,必須從基本動作學起,學會起勢、上竿、撈月、拉月、騙馬、跳躍、背穿、背翻、背挑、背溜、拋接、沿絲、盤線等基本動作,其中每個動作又分別都有不少于4、5個分解動作,熟練掌握這些基本動作才算初步入門,然后將各個基本動作有機編排起來,加上一些花樣技巧,抖空竹時隨心所欲上下翻飛,才能讓站在一邊的人感覺花樣不斷變化多。這樣仔細想一想,自己頭兩個月學到的只能是最基本入門遠遠不夠,于是更下苦功夫練習基本功,和曾經的老師也就是現在的朋友一起,比照視頻鏡頭照貓畫虎地刻苦練習,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反復琢磨,堅持下來還真不容易,又一個月下來,目前我學習掌握的動作仍然十分有限,但感覺自己抖空竹基本功扎實多了,隨著抖空竹技藝的有所提高,平時練習的興趣也不斷提高,各個分解動作能做得有模有樣,當然盡管現在還根本談不上能隨心所欲抖空竹,想要成為空竹高手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這段時間以來,由于我堅持早晚學習抖空竹,應該說還是收獲不小的,培養了新興趣,鍛煉了好身體,結交了新朋友。首先3個月來學習抖空竹,不知什么時候起,我養成了早晚鍛煉的習慣,只要不下雨,清晨和晚上我都會到空草地上練習一個小時,其次在剛開始掌握不了抖空竹的技巧,身子總是在不停向左邊旋轉,總是在轉圈圈想停也停不下來,頭也轉暈得不行,后來時間長了,慢慢頭也不暈了,不再怕轉圈了,又次就是抖空竹時必須時刻保持空竹在高速旋轉之中,那么我的兩只胳膊就得不停地動,前后左右上下搖動,同時整個人也得不停地走動挪移位置,1個小時下來出些汗是難免的,達到了鍛煉的目的。第四在學抖空竹的過程中,我和曾經的老師從開始不認識到慢慢地熟悉,最后成了相互談得來的朋友,通過交往,使自己的生活圈子有所擴大,了解熟悉了當地周邊環境和社區民情,對做好自己從事的辦公室工作也有所幫助,真是益處多多。(王學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