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中國地圖上難以找到的地名、在太行山深處、在崇山峻嶺之中,在朔黃鐵路蜿蜒而又漫長的鐵道線上有一個四等小站,它就是滴流磴站,滴流磴車站依山而建。車站下面就是滴流磴村緊鄰浮沱河,相傳清帝康熙到此,御馬階梯而水滴長流,故而得名“滴流磴”。
滴流磴站建于1998年,承擔著朔黃鐵路正常接發列車及裝車任務,行車工作歸屬于中鐵四局八公司朔黃分處,這里除了來往列車的轟鳴聲,在寂靜的深山里沒有商場、沒有電影院、沒有KTV,滴流磴站每位員工在這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結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淳樸情,哪個有煩惱了,大家做到一起陪他聊天、散心;陪他一起紓解心中的不暢。誰家里有了喜事,大家一起慶祝;誰談了戀愛,兄弟們為他高興。
車站值班員孟丹自2003年調至滴流磴站工作,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自身行車崗位,他送走了一批又批的老師傅、老同志;帶出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年輕員工;本人因客觀原因家里有兩個孩子,家庭負擔又重,但是他從來沒有找過上級領導要求過什么,始終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應有本色,為車站的傳幫帶、為朔黃分處的運輸發展在這大山深處默默的奉獻自己的青春歲月。
年輕員工王天杰擔負著車站調車工作,他那帥氣但又顯出稚嫩的臉龐;總是張揚著青春的活力,我們都愛稱呼他“多多”,顧名思義啥都多,歡樂多但是事也多。自從車站老一批調車師傅調走以后;他就成為車站調車工作的頂梁柱,一直愛干凈的他始終干著又苦、又累、又臟的活但是他從來沒有抱怨過,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他媽媽打電話問他關心工作環境怎么樣,他說“放心,我好著呢。無非就是夏天冷點,冬天更冷點唄!”小王把所有艱苦輕描淡寫,似乎一切我們想像中的困難都不復存在。
在這大山深處車站平凡而又樸實的故事太多,但是他們每個人、每天都承擔著200多列車的運輸任務。一年四季,無論風雷雨雪,天氣越惡劣,工作越是緊張繁忙。為保證運煤“動脈”安全暢通,嚴寒的冬季只要下雪,即使是凌晨兩三點,車站所有職工也要頂風冒雪出門掃雪。在滴流磴這個閉塞的環境里,外人眼中無比辛苦的工作,滴流磴的年輕人沒有一個說過苦怨過累;他們那利落的鐵路制服、良好的精神風貌,談話時眉宇間透露出一種叫做“向上”的朝氣。這就是我們鐵路人,朔黃線上的鐵路人,面對惡劣的環境不懼怕,面對繁重的工作不叫累喊苦,他們用他們的青春和激情,用他們的執著和堅守,守護著這條能源通道,在他們眼中沒有什么比鐵路運輸安全更為重要的了。
有一種感受叫幸福,有一種信念叫堅持,有一種奉獻叫堅守。永不滿足,勇于爭先的中鐵四局精神其實并不遙遠,感動我們的其實就是這些生活、工作在我們身邊,最平凡的、最普通的兄弟情誼。(鄭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