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保@是莎士比亞的名言?!皶保簿褪侨松械臓I養品,所以,你想得到智慧的根本方法就在于讀書。
人并非一出生就什么都知之,必須通過全面系統的學習,才能獲取必要的知識。況且如今知識更替日新月異,不及時學習就會瞬間被淘汰,只能“學到老,活到老”。一個家庭中的所有成員當然也是如此,作為家長的父母必然是孩子的標尺,家長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才能樹立并延伸這標尺的長度,才能給孩子丈量出更多向上成長的空間和可能。
記得,在孩子上小學開始,為了給孩子讀書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不影響孩子的學習,除了星期六、星期天以外,我們放棄了看電視,業余時間我們的主要活動就是讀書;在孩子做完作業,寒、暑假來臨,對于女兒,對于我們家庭,可真謂是書香飄撒的美好時光。為了讓她能更準確地了解書中的內容,我們開始陪著她一塊閱讀,有時讓她讀,我們聽,有時我們讀,讓她聽。閱讀的書籍有《寓言小說》、《雷鋒》、《古今名言》、《唐詩三百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華成語故事》等,讀過之后,我們都要就書中的故事談談隱藏于其中的道理和自己的認識與其交流。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讓她在快樂和溫馨的環境中逐漸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堅決不能做的。以書為鏡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以書為標尺,可以找到改進的方向。在與女兒共同讀書的過程中,我們在體驗快樂的同時,也充實了自己。
為了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我們就給孩子朗讀課文,加深孩子的融會貫通。在孩子上初中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的眼界不斷開闊,思想也日趨成熟。她會在經常在不經意間就學校和自己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個階段是一個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所有脆弱的思想、極端的性格、自私的品德大多都是在這個階段萌芽的。如果這個時候不加以引導,將會在她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之中留下許多未知的隱患。而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途徑除了學校和家庭的教育之外,就是讀書,郭沫若曾說:“青年人求知欲很旺,而忍耐性不足。即以讀書而論,尚未開卷時,每有吞食全牛之概,然一遇困難,則不禁頹然而氣餒。于是淺嘗偷巧的習慣油然而生,在未用自己腦力去求理解之前,或先讀人的評論以自圓,或僅讀一書的序言而了事。有的人更以其一知半解,從而道聽途說,這是我們青年人最容易傳染的一種通病?!耙虼耍瑢⒆釉谧x什么書的問題上,必須讀好書;而且必須全面力求理解透徹。
只要孩子感興趣的書籍,我們都及時購買,讓孩子廣泛吸取“營養”;同時也教會了她很多做人的道理。雖然,我們為了孩子的成長,付出了我們的心血,但我們認為非常值。孩子在上大學時,離家遠了,完全要自己融入社會,其表現也非常優秀,擔任學院學生會文體委員,并且在上海大學生作文比賽中,獲得第三名?,F在孩子大學畢業后,在一家外資公司擔任編審,正因為孩子從小博覽多學,興趣廣泛,平常讀書時,都會隨時記錄下讀書心得或感受。我們也會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寫一些人生感觸、讀書心得與孩子一起分享。
父親喜歡看新聞,家里經常會在茶余飯后,討論一些新聞話題。外公、外婆也喜歡在家里看一些中醫藥養生類的書籍,平日里鄉親鄰里有個什么小毛病,外婆都能夠給一些小方法。這些都讓孩子覺得讀書的益處多多。
俗話說好習慣都是慢慢培養出來的,讓孩子愛讀書是一種學習態度,但更是一種全方位的培養。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是社會道德?什么是家庭道德?要孩子真正樹立起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有愛國主義精神,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我們盲目教育孩子自私自利,那么,當孩子走向社會時,就會偏離正確軌道。就會成為社會負擔。一本好書,可以讓人享受一生。通過讀書,我們一家三口共同成長,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聞、豐富了學識、陶冶了情操。這讓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充滿了快樂,有了好多意外的收獲。
現在,我們家人雖然不在一起,但大家各自還是讀自己喜歡的書,而且,現在根本不用去買什么書了,電子書可以隨身帶著看,沉浸其中,自娛自樂??磿x報已成為我們家的一項不可缺少的活動,書本成了我們家最寶貴的財產,現共有古今中外各類圖書600余冊。我和丈夫現在的讀書,更多的是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當然,也有應對職場需求的必修之課。
總之,讀書給我們這個家庭增添了無限的樂趣,我們在學習中共同成長、進步。孩子的書籍讓我們回味美好的童年,保持一顆童心;我們的書籍也在預備孩子日后的頌讀,引導他走好人生之路。培根說:“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我相信,我們的家庭書香味會越來越濃。(劉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