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在口中吟唱,家鄉在南方安然俯仰,而我伴著時光悠悠地飄揚,始終在路上。
“我要去的地方,比北風的源頭還要遠。”不得不說,我們曾經的年少,總是懷抱著詩歌與遠方,向著離家愈遠的方向一路狂奔。不理解的人說我們叛逆、冷血,卻不知我們把家安在路上。
四海為家的閩南人有一個傳統,那就是不管去向何方,都要隨身帶著故鄉的土。“帶點家鄉土,還是家鄉人?!痹谒麄兊难壑?,只要心懷故土,在哪里都是葉落歸根。可在我心里,一捧有實感的泥土,倒不如在心中開墾一方故鄉的凈土。我并不會學著他們精心準備一小瓶泥土,隨時帶在身上,而是將故土藏進心里,終日呵護澆灌。
從小我就坐在父親的自行車上,穿行在桐城的大街小巷,接受桐城派文化洗禮。后來到古都洛陽求學,感悟千年文化厚重。畢業了搭乘南下火車感受中國最南端的風土人情,開始架橋鋪軌人生道路?,F在身處北國長春,并打算帶著無形的故土一路這么走下去,去北風的源頭,乃至更遠!
中國的土地共分為紅壤、棕壤、黃土、黑土,雖各地因氣候原因土地的質感有所不同,但均無大的差異。在我心里,在我的路上,只要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地,那么我就在家鄉;只要那鋼軌、道砟依舊在呼喚,那么這個世界依舊是我的舞臺。
在時間的罅隙里,在萬古流長的歷史洪流中,不斷有人奔赴在路上,無論是心靈還是在真實的羈旅中。從青藏鐵路到剛剛完成的鄭徐高鐵,我們在路上成就一條條天路,連通了大河上下長城內外。愿我帶著故土情懷,一路披荊斬棘,架橋鋪軌,直至北風的源頭。(代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