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青春這個詞已經伴隨著我很久了,似乎在我剛剛開始對這個世界有比較系統認識的時候,父母、老師、長輩,甚至是公交車上閑聊的大爺大媽,總是在勸誡似地感嘆,“煙花易冷,韶華易逝,要珍惜青春,不要使生命褪色”。時至今日,青春還未離我遠去,它的存在,早已成為一種習慣,它擁有著我。
如果你問我,有什么東西是我從青春開始的時候就一直陪伴著我的,我會說很多:打籃球,讀一些閑書,戴耳機聽音樂等等,就連咬手指甲都的壞習慣都讓我留存至今。但我會常常忘記,共青團也已陪伴了我八年之久。
2022年,我22歲,共青團100歲。我們00后,被所有人都稱作是新時代的青年的象征,新潮、獨立、自由、叛逆等等,也成為了我們這一代的標簽?;赝麣v史,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特征,100年前的青年同志們面對著三座大山,為尋找民族出路而燃燒自己,化身火炬;今天的我們身處于時代的大潮,千萬條道路鋪陳在我們腳下,任我們選擇。時代只是各有特征嗎?不,時代是連續書寫的,是上一代人為下一代人奮斗而來的。一百年建團歷史,無數青年前輩砥礪前行,向著自己的理想而奮進,卻成就了下一代青年的乘風翱翔。他們的青春隨之消逝,而共青團則將那些熱血時刻全部保留:戰場上保家衛國的英年俊勇、學校里努力學習的莘莘學子、崗位中恪盡職守的青年同志、未知領域里勇于探索的先驅……
回望歷史,無數經典時刻令人潸然淚下;還看今朝,各類先進事跡使人熱血滿腔。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兩年間,雖然病毒無情地奪走許多生命,對社會的衛生健康帶來嚴峻挑戰,但是在此期間涌現的無數抗疫事例,也使我們堅信:疫情烏云終將消散!在抗疫一線中,閃耀著許多共青團員的身影,這些青年們雖沒有做出開天辟地的壯舉,但他們同歷史上的青年先驅一樣,都是拿自己的青春來守護人民!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
習近平總書記說:“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 百年接續,復興的責任賦予當代青年,光榮的使命屬于當代青年,中國青年建功正當時,在新時代大有可為。值此建團一百周年,我們中國青年更應該拿好時代的接力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奉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