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安全之光為我們指引著前進的道路,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企業的宏圖發展,中國夢的逐步實現,安全的警鳴聲也會永不銷匿。
作為一名“車輛大夫”,確保車輛運輸暢通,行車和人身安全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驕傲。2019年初,西柏坡列檢所為全面貫徹并持續推進“11431”發展戰略和工作思路,健全風險預控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防控機制建設,深化風險預控崗位應用能力,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根據公司、分公司1號文件精神,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多項措施和創新安全管理手段來貫穿全年安全工作的開展,不斷強化基礎管理與過程管控,探索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全面推進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建設,積極創建標準化裝卸檢修所。為此,我作為西柏坡列檢所的帶頭人,在工作中積極轉觀念、換思路,來確保各項安全持續穩定,使干部和職工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來確保運輸安全暢通。
以危險源辨識、管控為安全工作重點
2019年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貫徹落實中,針對辦公區域及生產場所危險源進行全面辨識、風險評估,制定并執行控制措施,確保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并結合作業現場實際根據各崗位、工序、關鍵環節,制定《現場危險源動態監察表》,進行危險源動態監測。管理人員深入現場全面排查車輛檢修和生產組織,緊盯安全生產關鍵環節、關鍵崗位、關鍵時間段,狠抓作業標準的落實,加大對安全薄弱環節的檢查控制力度,做到明責、盡責、落責,有效控制安全風險,防范和消除安全隱患,牢固掌握安全主動權,并對職工進行危險源辨識培訓,做到每位職工對本崗位的危險源都熟記于心,應用到實際,確保安全萬無一失。
從而使全體員工明白和理解危險源辨識對預防事故和避免人身傷害的作用:一是要讓一線職工真正掌握危險源辨識的方法,提高職工主動辨識和管控危險源的意識;二是各班組實時組織崗位職工針對作業方式改變、設備更新、環境變化等因素開展危險源辨識,將新增危險源分類匯總,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危險源評價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標準和管理措施,全面挖掘潛在的危險因素,分析危險可能引起事故的條件,提出消除和控制事故的措施,有效提升對危險源的識別、控制、規避能力;三是制定危險源辨識獎勵辦法,激發職工參與危險源辨識的積極性。
完善制度建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建立職工檔案和臺帳管理機制、抓好現場技術作業及安全管理、職工業務培訓以及提高應急救援的能力、制作月工作統計表及典型故障分析等方面建立健全標準化創建工作,重點加強“制度建立、職工培訓、標準塑造”,不斷吸收、借鑒、總結經驗,落實作業標準化、管理標準化、制度標準化,使管理不斷走向制度化,規范化。
圍繞“標準、流程,職責、考核”四要素,梳理所內管理制度、常態化機制、職責標準、風險控制措施、技術規章等,修訂《作業指導書》、《管理細則》、《運用管理細則》、《崗位責任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安全質量分析制度》,通過不斷修訂完善,形成了一套規范嚴謹的制度體系,使各項技術規章、制度辦法在執行落實上更加有力,讓職工作業有了一個科學的標準依據。強化值班干部履職管理,建立值班干部管理制度,對值班干部工作進行細化、定指標,促進各項工作落實。
細化崗位安全管理職能,落實各項責任制
按照細分、精益、閉環的原則,重新界定車間、班組的安全管理職能、責任、權限,使其權責清晰、任務明確、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切實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責任、有責必考核、考核必落實,同時按照抓規范、抓基礎、抓落實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監督檢查責任,并對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的質量、數量、信息反饋等內容提出具體要求,實施動態考核,進一步明確安全考核激勵機制的主抓主體、考核標準、考核周期、評價運用、信息反饋內容。
強標準,嚴要求,強力推進現場標準化作業
按照“一崗一標準、一事一流程”的要求,建立了涵蓋技術、安全管理、設備管理、生產臺帳、應急救援的列檢所管理細則,梳理了涵蓋現場近10余種故障的判斷、處理方法,修訂車輛“七防”、“三車”等卡控措施,為職工現場標準化作業提供了有效指導。廣泛開展作業“標準崗”勞動競賽,按防止故障、檢車質量、技術業務每月打分排名,形成了“以貢獻論分配、以素質定崗位、以能力擬使用”的良好氛圍。同時對職工發現的典型故障進行梳理歸類,把握故障發生規律,制作防止故障小圖冊,讓故障發現者充當“小講師”,現場講解故障發現過程和方法技巧。
創新反“三違”管理模式
通過制定反“三違”管理辦法,根據不安全行為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實時開展反“三違”分析會,結合事故案例對“三違”事件進行深入的討論分析,查找出“三違”的根本原因、討論處罰決定、制定防范措施,從根本上控制、減少“三違”的發生,真正起到“教育一個,警示大眾”的效果,增強廣大職工自我保護和遵章守紀的意識。日常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技術教育和思想教育,通過學習安全規程和以往發生的事故案例,提高職工自覺“反三違”的責任意識,并且充分認識“三違”的危害性,此外合理利用獎勵和處罰的手段,激勵職工遵章守紀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職工按章操作或作業成為良好習慣,減少了“兩違”的發生。
深入開展管理及列車質量對標對規活動
建立健全管理考核制度,大力推行“高壓線”管理,突出關鍵點、體現多層次,對崗位職責不落實、標準執行不到位、布置任務未完成的行為,無論是否造成后果,一律進行重點分析、嚴肅查處、落實考核,使“高壓線”真正帶上“高壓電”,用嚴格管理把“管理規范化、作業標準化”要求落到實處。
加強對作業人員落實“一班一列一輛”作業標準的盯控,強化對列車質量的監控,同時所內嚴格落實《場際列車質量監控管理制度》、《專項排查制度》、《重點故障跟蹤處理措施》、故障模擬、一次性標準化演練等有效手段全面監控列車質量;同時積極開展列車質量自我評價,定期對現場進行“對標對規”工作,在對標過程中所內組織技術員、各班組工長對當班班組進行“對標對規”檢查,嚴格落實一次性作業標準,查找班組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進行登記跟蹤整改,在開展列車質量自我評價以來,各班組在標準化作業及列車質量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
習近平同志說過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始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薄N蚁?,個人的幸福離不開企業的日益發展,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規章制度,更離不開每位遵守規章制度的人,我們要把平凡的事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去做,或許我們這一生就會很不平凡,或許我一生即使沒有創造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平凡的堅守,堅持的執著,就是作為普普通通的鐵路人最真實的寫照,也是最真實的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