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品賞析:
一等獎
傳承紅色基因
王夢
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腳步,中鐵四局集團走過了60多年的風雨征程。60多年來,經過抗美援朝戰炮火的洗禮,鐵路建設艱苦歲月的磨礪和市場經濟的嚴峻考驗,中鐵四局集團已由1950年組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鐵道工程總隊發展成為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標桿企業,這是幾代人努力奮斗的結果。而我,很榮幸能從祖父輩和父輩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一名四局人,繼續為四局奉獻自己的青春。
還記得八一建軍節時社區采訪爺爺的新聞里這樣寫道:“王學禮老人生于1926年,河南省輝縣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1946年入黨。
先后參加遼沈戰役、渡江戰役、海南島戰役、塘沽戰役等五百余次戰役,曾先后立大小功七次、模范五次、先進生產者和工作者六次以及先進集體獎四次。
雖屢獲殊榮,但也負傷累累,在戰役中先后負傷五次、重傷兩次、槍傷兩次,頭皮破傷一次,其中最嚴重的是參加1946年9月四保臨江戰役時,王學禮老人肺部被子彈打穿、肋骨打斷,導致常年吐血,直到現在老人家胸口偌大的傷疤還歷歷在目。如今,王學禮老人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向老兵致敬”。看到這里,我不禁慚愧,采訪者比我更加了解爺爺,小的時候因為不在一座城市,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會去看看爺爺奶奶,在我懂事時爺爺就已被查出了阿爾茲海默病,也就是我們通俗說的“老年癡呆癥”,我無法跟他正常交流,也就無法從他的口中了解他的過去,了解那段他為國家、為四局奉獻過的年華,只能從爺爺身上的刀傷、槍傷,抽屜里保存完好的軍功章中想象出爺爺為了守護我們的家園經歷的一段多么不容易的歲月。聽父親說,爺爺退伍后就被分到了當時的四局一處,76年又被調到新運處工作,一直在新運處工作到離休。
那期間的故事我無從了解,但是從家里叔叔伯伯們的名字中我能夠感知到那些年爺爺的足跡跟隨鐵四局踏過中國很多土地:建青意為建設青海,建西意為建設西安,建貴則意為建設貴州……正因有著爺爺的這段經歷,我從小就愛看抗戰片,看有關鐵道兵的電影,總覺得能在里面看到爺爺的身影。
而我的父親也在我很小的時候跟隨四局的腳步全國建設鐵路。上小學老師做人員登記的時候,我才知道我有另外一個名字叫作“留守兒童”,不過我更喜歡用現在的一個新詞匯來形容那時的自己:小候鳥。每年寒暑假媽媽總會帶著我到項目上去探親,那里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去看望他們的爸爸。白天他們工作的時候,媽媽們總帶著我們一群孩子出去逛,每到夜幕降臨時,我們似歸巢的小鳥都和爸爸聚在一起,那情景像過年一樣熱鬧。那個時候項目都在很偏遠的地方,沒有商場沒有超市,我們一群小朋友就喜歡去數軌枕,去道砟場那里撿漂亮的石子……很多人說我們的童年因為父親不能陪在身邊而有所缺憾,我倒不那樣認為,我覺得那是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每年假期的探親生活,給我帶來了更多的閱歷,小小年紀已經看過祖國不少的大好河山;每年有限的相聚時間,讓我比同齡的小朋友更加懂得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光;經歷過離別的痛苦,見證過父親辛苦的汗水,我更加懂得國家鐵路建設的不容易。而這一切也無形中在如今我的心中烙下印記,要勇于擔當。
傳承到我這輩,作為一名交通類大學的畢業生,找工作時我想來中鐵四局的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對。可能是漂泊了太多年,經歷了太多離別,他們知道在外漂泊的不容易。尤其是我一個女孩子,以后要結婚生子,他們心里覺得沒有什么比我能穩定下來更重要了吧??晌易约阂琅f在中鐵四局到我們學校進行招聘的宣講會上投了簡歷,進行了面試,最后被錄取。
我周圍也有很多同學不理解我,明明有很多單位想聘用我,為什么我執意要進中鐵四局,我說了一句話之后他們再也沒勸阻過我:我想看看我爺爺,我父親奉獻了一輩子的地方到底有怎么樣的魅力,這次的我想換個身份、換個視角來了解這個單位。
事實證明我的堅持沒有錯,因為我在這里遇到了一群有理想、有擔當的人,他們的思想處處閃耀著這種寶貴的情懷和精神,而他們的行為更是時刻彰顯著對工作的熱情與奉獻,他們把“規范管理、勤勉履職、勇于擔當”寓于內心深處,寓于日常工作中,他們立足本職,勤勉付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演繹了不平凡,在默默的堅守中傳遞了正能量。他們勤于學習,始終保持一個開放的內心世界,接受新事物、吸納新知識、迎接新挑戰;他們善于思考,從未把思維和目光局限在會計賬本的方寸之間,而是提出科學管理的新思路;他們勇于奉獻,每到季度末做報表期間,總是工作到凌晨2、3點,而從未叫過苦、從未喊過累……這就是四局財會人。正是因為他們不斷規范管理、勤勉履職、勇擔重任,才能夠讓財務報表上一行行數字盡情閃耀著奪目的光彩!
如果說來到中鐵四局是我的執念,不如說成是我的理想信念,因為在我心里的中鐵四局是與時俱進的中鐵四局,是有時代特征的中鐵四局,是有靈魂的中鐵四局。而“勇于爭先、永不滿足”的企業精神則一直激勵著我們向前走。不知道大家看過2018年1月20日南龍鐵路站改的新聞沒有,記得當時我的朋友圈被刷爆了,每個人都驚嘆于這510分鐘,1400余名鐵路人不眠不休、一夜之間完成龍巖火車站新老站房之間的線路轉場大施工...!而我也是看得熱淚盈眶,尤其是看到鐵路線上,1000多名工人邊施工,邊吶喊著整齊的口號時,我親切的感受到這就是四局精神,最完美的展現了中國鐵路,中國速度!同時我也為我是一名四局人而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在成千上萬的四局人中,有許許多多的平凡人,他們始終堅守在項目最基層,用堅實的腳步丈量著人生的價值,用責任與奉獻譜寫著屬于自己的美麗中國夢,四局夢!
從祖父輩的風餐露宿、櫛風沐雨到父輩的四海為家、不懼艱辛,再到現在我們的以人為本、幸福企業,在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中,中鐵四局集團一直在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樹起起一座座“豐碑”。四局無疑一直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這得益于有“勇于爭先,永不滿足”的企業精神不斷引領、激勵著我們。我們沒有華麗的言詞,只有默默的付出;沒有驚人的壯舉,只有數十年如一日不懈的堅持。而這一份付出、這一種堅持的背后,是用汗水鑄就此生無怨無悔的博大情懷,是在日日堅守和默默奉獻中閃耀光芒的進取精神,是因勤勉履職和勇于擔當而成就出彩人生的事業態度。讓我們攜手并肩、腳踏實地,勤勉履職、敢于擔當,在負責任、盡責任的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享受人生的快樂,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演繹出精彩的、不平凡的人生!
三等獎
我與幸福項目部的故事
欒靜萍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已來南昌地鐵2號線項目部一年有余了,回想起這一年經歷的點點滴滴,甚是感動和溫馨,項目部就像我的第二個家,給了我無限的溫暖和快樂。
我是在去年3月8日進入南昌地鐵2號線項目部參加工作的,于是我很“榮幸”第一次參加了項目部組織的“三八婦女節”活動,感受到了項目部領導對我們女職工的關心,那天項目領導特意安排專車為我們服務了一天,我們爬山,游玩,欣賞著風景,沐浴著幸福企業文化,心中的幸福感已在逐漸的生根發芽,而這才僅僅是幸福的開始......
由于我和老公在同一個項目部,項目部領導考慮周全,對攜帶家屬的員工尤為照顧,給我們倆安排了一間房間,對于初來項目部的我來說,心中滿是感動,就這樣我們搭建起了屬于自己的幸福小家,項目部員工宿舍住宿設施齊全,生活區按標準統一規劃和裝飾,均按標準配置了床、衣柜、生活桌、空調、熱水器等生活設施,24小時供應熱水,統一建立洗衣房,并實行男女分區,考慮細致周到,保證大家有一個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很快一季度已接近尾聲,那晚我在項目部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晚宴,還清晰的記得那天晚上,項目部食堂為一季度過生日的員工準備了滿滿一桌的菜肴,還有一個大蛋糕,大家圍坐一起,舉杯互送祝福,閃爍的燭光照耀著每一個開心的臉龐,也把幸福照進了我們心里。我原以為今年的生日就這樣錯過了,沒想到項目部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原來項目部綜辦人員早已建立了員工生日檔案,每到季度末,都會為該季度過生日的員工舉辦生日宴,為員工定制生日禮物并送上祝福,力求把人文關懷覆蓋到每一個職工,我嚼著蛋糕,吃出了“家”的味道。
在項目上,一日三餐都吃的很好,三餐追求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食堂裝備了整體爐罩、工作臺、冰箱、蒸饃蒸飯一體機、消毒柜、碗柜等設施,成立了項目伙委會,建立了食堂管理制度和衛生制度,針對員工不同區域口味要求制作了菜譜,每星期更換一次,早中晚做到不重復,畢竟民以食為天,大家吃飽吃好了才能安心投入工作嘛,你看,自從我來到項目上都吃胖了呢。
南昌屬于四大火爐之一,每到夏季酷熱難當,對于怕熱的我來說,甚是難熬。針對夏季高溫,項目部特意制定了防暑降溫措施。每天項目食堂都會特意準備好滿滿一大鍋綠豆湯和冰涼可口的西瓜,讓大家順利度過酷熱的夏天。在關心職工的同時,項目部對外協隊伍員工同樣給予關愛,從改善外協隊伍員工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穩定員工等方面入手,高溫季節,為協作隊伍員工送去“清涼”,在施工現場設休息區、飲水點,供應綠豆湯,不定期送去西瓜、飲料等慰問品,同時還配齊了防暑降溫藥品,以備不時之需。項目部的人文關懷,感動了我,相信也感動了項目部的每一位員工。
每天晚飯過后,我都會到項目部閱覽室閱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籍,翱翔在知識的海洋里,享受著內心的安靜和精神的富足。繁忙工作之余,也會到項目活動室運動一會,享受著揮汗間的暢酣淋漓?;顒邮遗鋫淞伺懿綑C,動感單車,乒乓球桌等運動設施,還有象棋、飛鏢、撲克、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娛樂用品,種類齊全,滿足了大家對運動的不同需求,鍛煉身體增強體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個好身體才能打硬仗!
每逢佳節,項目部也都是到處呈現出一片濃厚的節日氛圍,“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對于剛離開家鄉不久的我,每到佳節來臨也更加勾起了我對家的思念,項目部領導為緩解大家的思鄉之情,每到佳節到來之際,都會組織員工聚餐或者體育文化活動等,在端午節給大家發粽子、發鴨蛋,還會做一些特色小吃供大家品嘗;中秋佳節組織大家吃餅賞月,把酒言歡;十一組織全員體育活動,還會為表現優異的員工頒發體育獎品等等,這些舉措都體現了項目部對廣大職工的人文關懷,每次給家里打電話時,我都會由衷的說一句:媽,您放心,我在這里過得很好!
是的,我在這里真的過得很好,這里有我的愛人,有我的工作,有我的生活。這里是一個幸福的家園,這里給了我“家”的感覺,這里的點滴關懷都揉進了我的心底,使我收獲了感動,學會了感恩。我很堅定的表示,我要為企業的蓬勃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三等獎
從事地鐵維保的這兩年
高建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叫高建,以前是一名農民工,在中鐵四局的鐵路項目上工作,2016年初到了上海地鐵維保項目工作,現在是安徽玨峰勞務公司的一名勞務派遣人員??墒俏腋杏|最大、感受最深的并不是身份的改變,而是到維保項目后那種幸福的感覺,我的幸福故事也就從進入地鐵維保開始。
以前跟著老板在鐵路上干活,工作辛苦,吃不好,住不好,工資有時老板拖著遲遲不給,養家的責任都不能好好盡到。那時候也看到、聽說“五同”的說法,可是在我看來,連同學習還能勉強做到,別的幾“同”就不用說了。2016年初從鐵路工地來到了上海地鐵11號線維保項目,首先一個變化就是住上了樓房了,還是和經理部的職工們住到一起了,雖然還是分灶吃飯,但是食堂也就門對門,伙食的好壞一看便知,有時相互之間還暗暗較勁,所以我們的伙食比鐵路上時改善了很多。一些娛樂活動也可以和職工一起進行,更主要的是大家的感情增進了,感覺不同了,不再像以前農民工和職工之間的差別這么明顯。2017年5月,因為原租賃房屋拆遷,同時為了改善住宿、辦公條件,我們搬到了現在居住的地方,獨門獨院,三層樓房,有操場,幾棵高大的香樟樹遮蔽出厚厚的樹蔭,出門就是寬闊的馬路,食堂單獨一棟平房,不再跟宿舍放在一起,和職工食堂從門對門變成了門挨門,員工餐廳變得比原來大了漂亮了。2017年11月底,為了加強管理,項目部和外協隊伍老板解除了勞務分包合同,直接管理我們,我們從農民工變身為安徽玨峰勞務公司勞務派遣人員,我們有了社保和醫保,兩個食堂合并了,有了專門的打飯窗口,不再像原來那樣要進到操作間里買飯。項目部充分利用有限條件,建了半個籃球場,配備了臺球、乒乓球桌,每逢節假日都組織文體活動,我們一樣參加,一樣有紀念品、獎品。今年我們就看了電影《芳華》、《建黨偉業》,組織到南翔古漪園參觀春游,作為黨員,6月下旬跟隨項目黨組織先后到了浙江嘉興南湖紀念館和上?!耙淮蟆睍芳o念館瞻仰參觀。我們不僅真正享受到了中鐵四局“五同”的待遇,而且,還要加上一“同”,就是我們的工資也能按時、足額發放了。對于能按時領到工資的人,可能這不算什么,但是對于我們經歷過工資被遲發、少發的人來說,這不知道是多大的幸福呢!我們被評為2017年度項目先進個人,今年3月份,在項目職代會上,第一次給我們幾個勞務派遣人員戴上大紅花,頒發了榮譽證書,那份榮譽感、自豪感,幾天后心里都樂滋滋的。由于上海的房租費非常高,加上房源偏少,還有上海對外來人口群居要求非常高,管理嚴,我們在上海租房的地方相對都比較偏僻。地鐵維保是夜間施工,夜里上班很晚,早上下班很早,臨時想買點吃的、喝的都沒有。項目部多方聯系,給項目駐地引入了自動售貨機,并根據大家的需要及時調整吃的、喝的,建起了“無人超市”,大大方便了我們的需求。項目部辟出幾間宿舍,專門做招待所用,我們的家人來了,也可以在里面住,一家人享受幾天團聚的日子。項目部在樓頂焊制了晾衣桿,安裝了防滑扣,衣服不會被風吹掉或擠在一起,冬天被子在太陽底下曬上一天,晚上蓋上甭提多舒服多溫暖了。夏天呢,空調不用說了,必備品,有時白天到站場工區施工或高溫巡檢,項目總是給準備好綠豆湯,并且冰好,喝上一口,一個字“爽”,立馬讓人精神一震。嘿嘿,最近項目上又出“怪招”,聯系了一家批發冰棒的,在炎炎酷暑我們去上班前每人發一根,或者在我們干活嗓子眼要冒火的時候給送到工地,“雪中送炭”算什么,“暑天送冰”才叫“及時雨”。不過,項目上可是盡量不讓我們在烈日下暴曬干活的,能跟業主協調避開高溫時段的,肯定會協調。
這就是我到中鐵四局上海地鐵維保兩年來的幸福生活。有時候和工友們聊天,真覺得像是天堂一樣,過得是神仙日子。以前看過一個電視劇《當幸福來敲門》。現在,幸福是追著我們走,我們唯有以忠誠、負責、肯干,來回報這份幸福。
上一條:離開“杭黃”、迎接“鄭萬”
下一條:詩歌走了